陈喵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 大明朝的牛马,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陈喵呜,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朝的牛马

管不管用,不是重点。</p>

朱元璋重点想知道的是,朱允熥好像懂得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是怎么来的。</p>

“皇爷爷,孙儿学来的。”</p>

朱允熥想好了解释,又道:“看的书多了,孙儿什么都懂一些,又想通过研究事物的原理,得到新的知识,孙儿把这个叫做格物致知。”</p>

现在这个时期,王阳明的爷爷可能都还没出生。</p>

格物致知这个词,被朱允熥借用,变成是自己的了。</p>

“格物致知?”</p>

朱元璋还没听过这样的词,问道:“你又是从哪里学来的?”</p>

朱允熥说道:“来自《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p>

其实格物致知,最早可以追溯到《礼记》里面,是后人引申出这个成语。</p>

格物致知最著名的,还是王阳明。</p>

在明朝的时候,还是有科学研究的机会。</p>

只可惜,体制问题。</p>

这些发展不起来,让人叹息。</p>

现在朱允熥回到大明,一切都将会不一样了。</p>

他会把科学,也发展起来。</p>

大明不能没有科学强国。</p>

朱元璋当然读过《礼记》,听到朱允熥出口便是典籍,甚是欣慰,沉吟了片刻,道:“吉祥,你带下去,找人试一试。”</p>

“是!”</p>

吉祥接过了,那一份制盐方法。</p>

盐的制度,和财政有着直接的关系。</p>

必须要重视起来。</p>

朱允熥看到朱元璋还是重视的,也就不再强调这个了。</p>

只要他们知道制盐的方法好用,成本低、产量高,那么朱元璋的下一步,肯定是要对目前的盐务进行改革。</p>

完全不需要,朱允熥亲自动手。</p>

“你来得正好。”</p>

朱元璋处理完了这些事情,又道:“过来帮咱看奏章。”</p>

朱允熥想着,提了个建议道:“皇爷爷觉得太累了,可以找下面的人帮忙看奏章。”</p>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淡淡道:“咱好不容易,才把丞相废了,掌握大权,你让咱把权力分下去?”</p>

这是肯定,不可能同意。</p>

权力唯有抓在手里,才是最安全的。</p>

分散出去,一定不行。</p>

比如以前的胡惟庸,岂不恣意妄为?</p>

朱允熥解释道:“皇爷爷,孙儿的意思是,让他们看奏章,但不给他们权力,更不给他们俸禄,他们只是单纯的看,没有任何决定权,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你这里。”</p>

“嗯?”</p>

朱元璋听了,微微一惊。</p>

好像这个想法,值得试一试,应该也还行。</p>

决定权在自己手中,可以不用把权力分出去,又能减轻工作压力。</p>

那些看奏章的官员,只能单纯的看,只是他老朱的牛马,连工资都不用发,再给他们一种,以后就是丞相的错觉。</p>

让官员觉得,自己好像当了丞相,这不得很卖力地干活?</p>

似乎还行。</p>

朱允熥又道:“皇爷爷在文华阁,设立一个内阁,把这些看奏章的人安排到内阁去,再从翰林院、国子监等,找一些能力还行的读书人辅助他们。”</p>

“不用给钱,也不用给权。”</p>

“随时换人,想换谁就换谁。”</p>

“把他们当做我们朱家的长工,想压榨就压榨,不就行了?”</p>

朱允熥还是真心希望,朱元璋可以不用那么劳累。</p>

那么在未来,洪武三十一年那一道坎,说不定能跨过去,不用累坏了身体而驾崩。</p>

“你这逆孙。”</p>

朱元璋听着是心动的,但怎么也得矜持一下,又道:“想法一个接着一个,是不是想让咱当一个昏君了?”</p>

朱允熥看得出来,老朱不是真的生气,笑道:“孙儿哪能让皇爷爷当昏君?是你想太多了。”</p>

“行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

喜欢蜜袋鼹的周淳

去只灵魂归有体

马克坚挺

从无限就职开始打爆世界

梦椿湫

祖地隐

双车

智能乱世,我在母系氏族赤身拼搏

孤独追梦人

傲天隐龙

书生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