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又有文官来投
陈喵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6章 又有文官来投,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陈喵呜,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拉拢文官的计划,在李至刚之后,朱允熥再也没有行动了。</p>
他都还没来得及执行,就有文官主动送上门,这是好事,说明自己的声势不再局限于武将群体。</p>
“其实……”</p>
杨士奇附和道:“今天在翰林院,也有几个人来问我,能不能投靠殿下。”</p>
解缙笑道:“恭喜殿下,这又是好事一件。”</p>
投靠的文官越来越多,说明朱允熥的地位,可以越来越稳。</p>
文官能够改队,投靠想要投靠的人,但武将是一定不会改变立场,转而投靠朱允炆,从夺嫡开始,朱允熥的优势其实才是更大的。</p>
“我明天就回去告诉他们,殿下同意了。”</p>
杨士奇想着又道:“但其中有一人,我认为殿下应该认识。”</p>
朱允熥好奇地问:“谁?”</p>
可以被杨士奇,着重拿出来介绍给自己认识,他在想这个人,应该又是某个历史名人。</p>
“也算是我本家的人,此人姓杨,名伯成,福建人,翰林院大学士,当过工部尚书。”</p>
杨士奇介绍道:“其父杨达卿,在元朝的时候,拒不当官,为人乐善好施,在福建颇有美名。”</p>
听完了他的介绍,朱允熥对这个杨伯成有些兴趣了。</p>
福建,姓杨的。</p>
朱允熥总是觉得,杨伯成这个名字比较熟悉。</p>
再看了看眼前的杨士奇,忽然想到了什么。</p>
好像永乐一朝,三杨之一的杨荣,其父就是杨伯成,他问道:“杨先生,杨伯成此人,在读书人当中,名声如何?”</p>
“名声甚好,在官员当中,人脉、关系都好。”</p>
杨士奇说道:“能得到他的支持,可以带动很多文官辅助殿下。”</p>
如果这个杨伯成愿意支持自己,朱允熥在想,在文官当中,算是足够了。</p>
凌汉和刘三吾二人,不太可能再支持朱允炆,剩下那些文官,还在无脑支持,但他们的无脑其实不重要了。</p>
只要现在能够掌握一部分,愿意支持自己的文官,朱允熥在想未来自己监国,或者要做什么,也不会完全没有可以用的人。</p>
“我想见一见他!”</p>
朱允熥说道:“麻烦杨先生,明天带他来见我。”</p>
最重要的是,此人是杨荣的父亲。</p>
永乐三杨,三个内阁首辅,特别重要。</p>
杨士奇已经是自己的人,如果再拉拢了杨荣,还差一个杨浦,人就齐了。</p>
杨浦此人何在,朱允熥不是很清楚。</p>
但先把杨荣变成自己的人,还是比较重要的。</p>
“好!”</p>
杨士奇点头道。</p>
既然杨伯成说好了会投靠,那么让他来见一面,并非难事,杨士奇可以安排。</p>
又收获了一些文官,朱允熥的心情也好了很多,道:“六部尚书他们,都不见动摇吧?”</p>
李至刚摇头道:“没有任何动摇的意思。”</p>
姚广孝叹道:“他们还是想帮二皇孙拼一把,但只是徒劳无功。”</p>
解缙赞同道:“现在距离殿下当皇太孙,只差一道陛下的圣旨,再无任何悬念了。”</p>
“那就随便他们吧!”</p>
朱允熥没所谓道:“他们不愿意就不愿意,我们自己组建自己的团队,六部尚书要培养起来是很难,但又并非不能换。”</p>
想要当六部尚书的人,还多了去。</p>
大明没有丞相,内阁不算丞相,六部尚书就是最顶尖的官员,将来想要当六部尚书的人,多了去。</p>
没有了他们,又不是不行,朱允熥一点也不担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