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树矮房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
爱吃炒杂蔬的陆南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树矮房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重生六零:我靠在空间养家禽躺赢,爱吃炒杂蔬的陆南风,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的,赵哥,你带路,我们边走边说。”
房子位于什刹海附近,是一个二进四合院,前些年被街道办挪为公用,最近清退给了原房主。
“房主亲人这些年病的病,死的死,如今就剩他一人了,他准备卖掉这套房子去港城投奔他舅舅。”
两人敲门进去,房东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面容略显憔悴,眼神中透着疲惫与哀伤。
他礼貌性地微微点头,招呼着郑文苑和小赵进院子。
“这院子前身是乾清内阁大学士的宅邸,后来被我祖父买了下来。
祖父在世时极为珍视这里,精心修缮维护,使得院子保留了许多昔日的古韵与风貌。
后来被公家征用后也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与改建,只是在一些细节之处为了适应公共用途做了些许调整。”
房主带着他们一边参观一边解说:“院子占地面积七百平方米,建筑面积四百五十平方米,标准的二进正座大院,总共二十五间房。”
庭院内有一棵大树,看上去至少已有上百年的树龄,一池清水倒映着古老的建筑和参天的树木,透着古朴宁静的韵味。
水波荡漾间,凉亭矗立在水榭间,宛如一幅水墨画中的丹青。
清代京市民间曾流传着一句话,叫“树矮房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讲的是当时人们通过房子就可以分辨出主人是不是暴发户。
在过去,如果是几代人都很富有的大户人家,院外的树往往都栽种了很多年,又高又大。
房子也饱经风霜,散发着浓郁的年代气息,屋内所悬字画亦多为价值不菲的古董珍品,底蕴悠长。
反观那些暴发户,突然间有了钱,新置的宅子则全然不同。
虽然从外表看上去,院子也很大,房子也很多,像是有钱人家的宅子。
但院子门前的树都是新栽种的,又矮又小,房子看着也是新盖的。
屋里挂的字画自然就更不必说,大多为近代寻常之作,难与前者相提并论,二者差别,一目了然。
郑文苑越看越满意,脸上自然不会流露出来。
买东西嘛,越喜欢当然越要挑刺。
“这院子是好院子,但这地面的砖石磨损不均,走起来很颠簸,后续肯定要修整。
那几间屋子的采光,看上去有些昏暗,估计没了阳光就得靠灯光照明。
屋顶的瓦片,有些地方似乎有细微的裂缝,会不会雨天漏水可不好说。
还有这院子里的排水系统,也不知道是否顺畅,万一到了雨季,积水成潭,那可就糟了心……”
郑文苑啰啰嗦嗦一大堆,房主的脸都黑了。
他连价格都还没来得及提,这个女人就唧唧歪歪,到底是诚心来买房还是故意找茬儿?
但顾客就是上帝,他现在急着脱手想早点走,只能好言好语伺候。
“郑小姐,您说的这些问题都是我都理解,不过这都是小问题。
若您觉得不妥,我可以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的让步,方便您后续修整如何?”
郑文苑也觉得说得差不多了,估计她要是再挑刺下去,人家得把她轰出门外。
“维修费用可不小啊,不过我一看你就知道你是个非常正直的好人,肯定会给我一个实诚的价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