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集:环保技术调研,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色渐深,厂区内依然亮着零星的灯光。刘好仃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忙碌的身影,心中默默许下一个承诺:
“我们会做到的。”
第二天一早,阳光刚爬上玻璃厂的屋顶,刘好仃已经坐在会议室里,桌上摊开了一沓厚厚的环保政策文件和行业资料。
“昨晚我翻了几个小时,发现这次标准确实比以前严了不少。”他一边翻页一边说,“不过也不是无解的难题,关键是要找对技术路径。”
小李抱着笔记本坐到桌边:“我已经列了个清单,咱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有哪些环保技术适合我们这种规模的玻璃厂。”
“没错。”刘好仃点头,“这事儿不能拍脑袋决定,得靠数据说话。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启动环保技术调研。”
话音刚落,会议室门被推开,老张、市场部的小王和其他几位骨干陆续进来。大家脸上还带着昨夜未散的疲惫,但眼神里透着一股干劲儿。
“都来了?”刘好仃站起身,扫视一圈,“我知道你们最近都挺忙的,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必须集中力量把这件事搞定。”
“刘哥你直说吧,怎么分工?”小王率先开口。
“好。”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废气处理、废水回收、节能改造、员工培训。
“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方向,各自收集资料、筛选信息、整理出可行的技术方案。”他说,“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尽量每天碰一次头,有问题及时沟通。”
“那我去查废气处理这块。”老张自告奋勇,“我们厂最大的排放问题就在这块。”
“我来查废水回收。”小李举手,“之前跟供应商聊过几次,有点基础。”
“那就这么定了。”刘好仃笑了笑,“记住,不是谁做谁负责,是大家一起做一起负责。”
会议结束时,已经是上午十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个人的肩上,像是给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
接下来几天,整个工厂像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资料室成了临时的“作战指挥部”,堆满了各种行业报告、学术论文、政府文件和企业案例。每个人都在埋头翻阅,时不时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
“这玩意儿写得太专业了……”小李皱着眉头盯着一份英文报告,“感觉像在看天书。”
“别急,慢慢来。”刘好仃递给他一杯茶,“先把重点标出来,回头我们再请专家看看。”
“哎,我发现个有意思的。”老张突然从一堆资料中抬起头,“有个玻璃厂用了一种新型的除尘设备,据说效果不错,而且成本也不高。”
“在哪?”刘好仃立刻凑过去。
“这份行业期刊上。”老张指着一段文字,“上面提到他们在山东的一家工厂做了试点,减排效果提升了将近四成。”
“这值得深入研究。”刘好仃拿出笔记本记下关键信息,“回头我们联系一下这家设备厂商,看看能不能实地考察一下。”
与此同时,其他小组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工作。
小王负责节能改造部分,找到了几项可以降低能耗的新工艺;行政那边则开始着手准备员工培训内容,打算从环保意识入手,让大家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其实很多环保问题,都是操作不当引起的。”小王在会上分享,“只要培训到位,很多问题都能提前避免。”
“说得对。”刘好仃点头,“环保不只是技术和设备的事,更是人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