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集:环保技术调研,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了第五天,团队已经初步整理出了一份详尽的技术调研报告。
“我们现在掌握了十几种可能适用的环保技术。”小李拿着汇总表汇报,“包括废气净化系统、废水循环利用装置、余热回收设备等等。”
“听起来不错。”刘好仃接过报告,“但这些技术到底适不适合我们,还得听听专家怎么说。”
于是,他们开始联系行业内有经验的环保专家。
第一个联系的是市环保协会的陈教授。对方听完他们的需求后,爽快答应了见面时间。
“你们能主动来找我们咨询,说明是真的想做好这件事。”陈教授笑着说道,“现在很多企业都是等出了问题才想到整改,你们这是未雨绸缪。”
“我们没那么多资本试错。”刘好仃实话实说,“所以希望一步到位。”
陈教授仔细看了他们的调研报告,然后指着其中一项技术说:“这个余热回收系统,我觉得特别适合你们。玻璃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废气,如果能回收这部分热量用于预热原材料,不仅能减少能源浪费,还能降低成本。”
“听起来很理想。”小李眼睛一亮,“但我们厂的生产线布局比较紧凑,安装会不会有困难?”
“这要看具体设计。”陈教授点点头,“我可以帮你们联系一家做过类似项目的工程公司,让他们来做个初步评估。”
“太好了!”刘好仃立刻掏出手机,“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随着调研工作的深入,团队成员的热情也逐渐高涨。
“原来环保技术并不只是花钱买设备那么简单。”老张感慨道,“它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流程、管理、人员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是啊。”刘好仃笑着说,“就像我们做产品一样,不是说材料好就能做出好玻璃,工艺、温度、时间、操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那我们是不是该去实地看看那些成功案例?”小王提议。
“正有此意。”刘好仃点头,“纸上谈兵不如亲眼所见。下周我们就安排一趟出差,去山东那家玻璃厂实地考察。”
消息传回厂里,大家都兴奋了起来。
“终于要动真格的了!”有人笑着说。
“听说那家厂子环境可干净了,连地面都能照镜子。”
“咱要是也能整成那样,估计客户上门参观都要多签几个订单。”
笑声中,刘好仃看着窗外的厂区,心里踏实了许多。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至少现在,他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而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在一条心上。
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金属与玻璃特有的气息,仿佛也在为他们加油打气。
这一战,他们准备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