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2集:技术现状分析,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阳光透过百叶窗斜斜地洒在会议室的长桌上,像给桌面铺了层金箔。刘好仃坐在主位,手里捏着一支圆珠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圈,又画了一个三角,最后在中间写了个“技”字。
“今天咱们要干的事儿,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他抬头扫了一圈团队成员,“就是把咱们厂的技术现状摸清楚,搞明白我们现在到底是‘老当益壮’还是‘老气横秋’。”
小周坐在角落里低头笑,心想这话说得挺逗的,但也没错——他们现在确实到了该重新认识自己的时候了。
“技术分析这事,咱都没啥经验。”刘好仃继续说,“但没关系,咱们可以边做边学。就像当年我刚进厂那会儿,连玻璃是怎么熔化的都搞不清楚,还不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
会议桌上的气氛轻松了些,几个年轻点的员工开始翻笔记本、打开电脑准备记录。
“任务我分好了。”刘好仃翻开一页新的纸,“小周你负责生产数据这块,效率、良品率、能耗这些,越细越好;阿梅你跑市场那边,看看客户都在问什么、竞争对手在推什么新材料新技术;老张你经验丰富,去车间转一圈,听听一线师傅们对设备和工艺的看法。”
“没问题。”阿梅点头,顺手把手机调成了录音模式。
“还有啊,”刘好仃顿了顿,“别光听别人说什么就记下来,咱们自己也要动脑子。比如人家用纳米镀膜,我们能不能做?成本高不高?适不适合我们的生产线?这些都是我们要想的问题。”
小周插嘴:“刘哥,您说得好像我们要做可行性报告一样。”
“差不多。”刘好仃笑着点头,“虽然现在只是分析,但思路要往深里走。不然等真要上马新项目的时候,咱们还得从头再来一遍。”
会议开到中午才散,大家各自领了任务,办公室顿时热闹起来。有人打电话联系供应商,有人在车间门口蹲着跟操作工聊天,还有人对着电脑屏幕皱眉头,像是被一堆乱七八糟的数据卡住了。
小周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着三份报表:去年的、前年的、大前年的。他一边敲键盘导入系统,一边嘀咕:“原来我们真的有十年没换过主要设备了……怪不得人家一提到‘智能玻璃’我们就一脸懵。”
“别光看年份。”刘好仃端着保温杯路过,放下一句,“关键是你看出来哪些是短板,哪些还能撑一阵子。”
“我知道。”小周点点头,“不过我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咱们三班的良品率比一班二班高出差不多两个百分点,但他们的设备可是一样的。”
“哦?”刘好仃来了兴趣,“你查过原因了吗?”
“还没来得及,但我打算下午去找三班的班长聊聊。”
“行,这事儿值得追。”
刘好仃转身走了几步,又回头叮嘱:“资料收集的时候,记得分类整理,别到时候全堆一块儿,谁也看不懂。”
“放心吧,刘哥。”小周冲他竖了个大拇指,“我现在可是有专业数据分析软件的人。”
刘好仃笑了笑,没再说话,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窗外的风有点大,吹得百叶窗哗啦作响。他拉开抽屉,取出那本行业报告,随手翻了几页,眼神慢慢沉了下来。
下午三点,阿梅拎着一包资料回来,往桌上一放,声音闷闷的:“够厚的,全是打印的。”
“你这是跑了哪儿?”刘好仃问。
“建材展的资料册、几家企业的产品手册、还有最近两年的行业白皮书。”她摘下口罩,脸上带着点疲惫,“有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了,但至少能帮我们了解个大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