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2集:技术现状分析,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好仃翻了翻,点了点头:“辛苦了,先放这儿,等会儿一起整理。”
阿梅喝了口冰美式,忽然说:“你知道吗?现在市面上已经有那种能自动调节光线的玻璃了,白天太阳晒得再厉害,室内也不会太亮。”
“我知道。”刘好仃淡淡地说,“我们厂十年前就听说过这个概念,只不过那时候没人觉得它能卖出去。”
“现在不一样了。”阿梅叹口气,“客户的需求变了,市场也在变。如果我们不跟上,迟早会被淘汰。”
刘好仃没接话,只是轻轻合上了那份产品手册。
第二天上午,刘好仃召集大家开会。这次不是正式会议,而是围在茶水间的小桌子旁,一人一杯奶茶,几张草稿纸摆在中间。
“我把大家收集的资料初步整理了一下。”小周指着一张表格,“目前来看,我们厂的生产设备整体偏老旧,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工干预多。这导致效率低、出错率高,尤其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容易出现人为失误。”
“我这边的市场反馈也差不多。”阿梅补充道,“客户普遍反映我们的产品稳定性不够,尤其是高端定制类订单,交货周期长,品质波动大。”
“车间那边怎么说?”刘好仃看向老张。
“一线师傅们都挺实在。”老张挠挠头,“他们说设备不是不能用,但维护频率太高,有时候一天得修两次,影响进度。而且很多流程还是靠经验判断,没有标准化。”
刘好仃听完,沉默了几秒,然后开口:“所以,问题很明确。我们不是完全落后,但确实跟不上时代了。”
众人纷纷点头。
“那接下来,咱们得确定重点方向。”他说,“是升级设备?引进新材料?还是优化整个生产工艺流程?”
讨论开始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热火朝天。有人主张先解决设备老化问题,有人觉得应该优先研究新型玻璃材料,还有人提出要建立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刘好仃听着,时不时插句话引导一下方向。直到快下班时,他才做了总结:“综合考虑成本、可行性和市场需求,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引入新型环保材料,二是逐步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听起来是个稳妥的方案。”小周点头,“我可以先做个初步的成本测算。”
“我也能帮忙找找相关的合作资源。”阿梅说。
“那就这么定了。”刘好仃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接下来,咱们就得拿出具体方案了。”
众人陆续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刘好仃却还在桌边坐着,盯着那份汇总表看了好久。他拿起笔,在空白处写下一行字:
“技术更新,不只是设备的升级,更是思维的转变。”
写完,他合上笔记本,关掉灯,走出办公室。走廊尽头,夕阳正缓缓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墙上,映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而那句未说完的话,仿佛还悬在空气中,等待着下一个黎明的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