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0集:评估结果分析,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阳光透过百叶窗斜切进会议室,投影仪的光柱在空气中若隐若现。小王正低头翻着一沓厚厚的反馈记录,纸张边角已经被他折出几道弯痕。他抬手扶了扶眼镜,忽然抬头看了眼墙上的白板。
“老师,这数据……有点难看。”他低声说。
刘好仃坐在会议桌一头,手里捏着一支红笔,正盯着白板上那几个大字:改进潜力。他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卡顿问题比我们想象得严重多了。”小王继续翻页,“特别是在切割环节,系统响应延迟平均超过三秒。”
“三秒?”刘好仃挑眉,“对咱们这种节奏紧凑的产线来说,差不多等于半个流程报废。”
小王苦笑:“还不止这个。操作指引卡虽然简化了,但很多老员工还是习惯用经验判断,不愿意先查系统。”
“嗯。”刘好仃拿起红笔,在“员工适应度”旁边画了个圈,“信任不是一天建立的。”
小王点头,又翻开下一页:“还有预测性维护模块的问题……准确率只有57%。”
“哦?”刘好仃终于转头看他,“你记下来了吗?”
“记了。”小王指了指笔记本角落,“我还标了个星号。”
刘好仃笑了笑:“你小子,越来越会抓重点了。”
外面机器运转的声音忽远忽近,像某种低沉的鼓点。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开个会吧。”刘好仃忽然起身,把红笔往桌上一放,“让大家一起看看这些数据。”
会议开始前,陈姐端着茶杯进来,顺手关上了门。
“我刚从车间回来。”她坐下时说道,“有几个老师傅问我这套评估到底有啥用。”
“你怎么回的?”刘好仃问。
“我说,等你们自己跑过一遍就知道了。”她抿了口茶,“但他们还是不太信。”
“不怪他们。”刘好仃打开投影,“他们干了几十年,突然冒出一套看不见摸不着的系统来指导生产,换了谁都会怀疑。”
他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汇总图表。
“这是第一轮试点的数据。”他指着屏幕,“大家看这里——效率提升12%,误操作减少23%。”
屋里响起一阵轻声议论。
“但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刘好仃停顿了一下,“重点是,我们发现了一些隐藏的问题。”
他放大一张曲线图:“比如这个响应延迟,它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流程衔接的大漏洞。”
“什么意思?”老李皱眉。
“意思是,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哪怕其他部分再优化,整体效率还是会打折扣。”刘好仃语气平静,“就像玻璃加工,打磨不到位,抛光再亮也没用。”
“所以呢?”陈姐问。
“所以我们要‘先稳后优’。”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字,“先把最影响生产的几个模块稳住,再谈进一步优化。”
屋子里又安静了一会儿。
“那怎么稳?”有人问。
“先找出高频故障点。”刘好仃示意小王,“小王已经整理好了,接下来请他讲。”
小王站起身,推了推眼镜:“目前来看,系统卡顿集中在两个节点——数据录入和状态反馈。我们建议优先修复这两个模块。”
“听起来像是要改代码?”一个年轻员工问。
“不完全是。”小王摇头,“有些问题是操作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比如某些步骤需要手动输入三次,其实完全可以合并。”
“那就改呗。”那人耸肩。
“改当然可以。”刘好仃接过话,“但我们得让系统‘懂’人,而不是让人去迁就系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