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4集:引进与培养方案制定,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们这是已经开干了?”他笑着问。
“差不多。”刘好仃递给他一份清单,“你看看,有没有漏的。”
老李接过,扫了一眼,点点头:“这上面写的,都是咱们厂里最缺的东西。”
他顿了顿,抬眼看着刘好仃:“可问题是,光靠这些,能留住人吗?”
“留不住也得留。”刘好仃语气平静,“我们不是要他们一辈子在这儿,而是要他们在这儿学到东西,再传下去。”
老李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那份清单,眼神里有些复杂。
“你知道吗?”刘好仃忽然说,“昨天赵师傅在调研表上写了句‘希望我的手艺还能教给后人’。”
老李点点头:“他跟我说过。”
“那咱们就帮他实现这个愿望。”刘好仃轻轻敲了敲桌子,“不是靠一个人,是靠一套机制。”
会议室里,阳光已经挪到了白板的中央,那句“经验 + 数字 = 未来核心竞争力”在光线下显得格外耀眼。
小王忽然抬头:“师傅,我突然有个想法。”
“说。”
“如果我们能建立一个‘经验库’,然后让新员工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经验,是不是就能加快他们的成长速度?”
“很好。”刘好仃点头,“这叫‘经验传承’。”
“那要不要给这个机制起个名字?”小王问。
刘好仃想了想,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字:
匠数计划
“匠,是经验。”他指着第一个字,“数,是数字。咱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两个字合起来。”
小王看着那四个字,忽然觉得心里有点热。
老李也笑了:“这名字听着靠谱。”
会议继续进行,讨论的焦点逐渐从“引进谁”转向“怎么培养”,从“谁懂数据”转向“怎么教懂”。
窗外,玻璃厂的生产线已经开始运转,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像是永远不会停下的节奏。
而会议室里,一个关于人才的计划,正悄悄成型。
刘好仃低头看着那份技能清单,在“数据分析”那一栏的问号旁,轻轻画了一个句号。
他抬头看了看窗外,阳光已经移到了厂房的另一侧,像是把整个厂子都照亮了一遍。
他站起身,拿起那份清单,走向打印机。
“走,咱们去车间。”他说,“得让老师傅们也看看,咱们不是要换人,是要让他们变得更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