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7集:新挑战:企业文化建设,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翻看之前的项目报告,又打开人力资源部的数据表。员工离职率从三年前开始逐年上升,尤其是年轻员工。原因五花八门:工作强度大、晋升机制模糊、缺乏归属感……
“归属感。”他轻声重复了一遍这个词,像是第一次认真思考它的分量。
他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三个关键词:
价值观统一、归属感建立、凝聚力提升
这三个方向,像三根支柱,撑起了企业文化的大框架。他不知道该怎么一步步走下去,但他知道,必须走。
第二天早上,他在工厂门口遇到了张师傅。张师傅是他认识多年的老同事,干了二十多年玻璃加工,手艺没得说,脾气也直。
“刘哥,听说你要搞什么企业文化?”张师傅笑着问,“是不是要我们每天上班前喊口号?”
“喊口号解决不了问题。”刘好仃摇头,“我想让大家知道,除了工资条上的数字,咱们还能在这儿找到点别的。”
张师傅挠了挠头:“别的?比如啥?”
“比如……成就感,归属感,甚至……一点点梦想。”刘好仃笑了笑,“我知道听起来挺虚的,但我相信,只有心里有光的人,才能做出真正有温度的产品。”
张师傅没再说话,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几天后,第一轮匿名问卷结果出来了。刘好仃翻看数据,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超过六成的员工认为“公司发展快,但沟通效率低”;四成以上的人表示“不清楚公司未来的方向”;还有不少人提到“希望有更多参与决策的机会”。
他把这些数据标出来,准备在下一次会议上讨论。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桌上摆着几份调研报告和员工留言截图。灯光柔和,窗外偶尔传来几声车鸣。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
“文化不是贴墙上的标语,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然后他合上笔记本,关掉台灯,起身走到窗边。
城市灯火闪烁,像无数个微小的愿望在跳动。
他轻轻呼了口气,转身走出办公室,把门带上。
走廊尽头的灯还亮着,照出一段长长的影子。
他没有回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