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6集:协同效果评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哦,原来是这样。”小姑娘记下一笔,“那这部分支出有没有纳入成本核算?”
“当然有。”刘好仃切换回主报表,“总体来看,虽然多花了点钱,但效率提升带来的收益更大。粗略估算,净节省率达到了2.7%。”
“那可以接受。”她合上笔记本,冲刘好仃点了点头。
“谢谢你的关注。”刘好仃朝她一笑,转过身继续讲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持续优化,不能因为这点成绩就松懈下来。”
“刘哥说得对。”老李突然开口,“其实我有个想法,咱能不能把装车顺序也数字化?现在还是靠喊号,有时候漏掉了还得重新排队。”
“这个建议好。”刘好仃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做个电子叫号系统,挂在大屏上,大家都能看到。”
“那岂不是跟医院挂号一样?”有人笑出了声。
“差不多。”刘好仃耸肩,“关键是让流程更清晰,减少人为误差。”
会议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可能的改进方向。
几天后,刘好仃带着阿芳和小林再次走进调度室,墙上的热力图已经更新成了最新的版本,颜色分布更加均匀,说明路线选择趋于合理。
“你看,这条辅路现在跑的人多了。”小林指着屏幕,“原本冷门的路线现在成了主力通道之一。”
“看来大家适应得不错。”刘好仃满意地点点头。
“还有个好消息。”阿芳递给他一份文件,“财务那边最终确认了我们的成本模型,说是可以作为后续项目参考模板。”
“太好了。”刘好仃接过文件,翻开看了看,“这样一来,咱们的这套协同机制就能真正落地了。”
“那下一步呢?”小林问。
“下一步?”刘好仃笑了,“当然是继续优化。咱们的目标不是一时快,而是一直快。”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忙碌的厂区,阳光正好打在他脸上,暖洋洋的。
远处一辆卡车缓缓驶出厂门,车身映着金灿灿的阳光,像是某种无声的鼓励。
刘好仃眯着眼,嘴角微微扬起。
他摸了摸口袋,掏出那本一直随身带着的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在“阶段性成果”后面画了一个勾。
门外传来一声熟悉的喊声:“刘哥!叫号系统原型做好了,您要不要看看?”
“来了!”刘好仃应了一声,迈开步子,朝着下一趟出发的方向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