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 后世1.0,快穿之直男被迫当娇妻,菊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老师: “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讲到唐朝的‘开元盛世’,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另一个在历史课本上同样熠熠生辉的时代——‘承熙盛世’。

这是大熙王朝承业、熙宁两朝创造的辉煌时期,史称‘海内富庶,路不拾遗’。

支撑起这个盛世的,有两位绕不开的关键人物,被后世并称为‘凌顾’的凌尧和顾文。

翻开课本第xx页,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功绩。”

李老师: “先看凌尧。课本上是这样总结的:‘凌尧,承业朝名臣,官至宰辅。虽体弱多病,但意志坚韧,是承业朝改革(史称‘承业新政’)的核心制定者和推动者。’

他的主要贡献大家划一下重点:

‘整饬吏治,裁汰冗员’:主持了大规模的官员考核与裁撤,史载‘汰庸劣数千’,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为后续改革扫清了障碍。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魄力和政治智慧的,想想看,动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修订税法,均平赋役’:主持修订《赋役全书》,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打击豪强隐田逃税,推行相对公平的税收政策,让底层百姓负担减轻。书上引用了当时的民谣‘凌公量田,富室胆寒;新税落地,小民稍安’。

‘大兴水利,劝课农桑’:认识到农业是根本,投入国家力量疏浚河道,修复大型水利工程,鼓励开垦荒地。熙宁朝能成为着名的‘粮仓时代’,凌尧打下的农业基础功不可没。

‘整肃军备,抑制豪强’:通过着名的‘金陵周氏案’等雷霆手段,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同时整顿混乱的军需采购系统,保障了边防稳定。这体现了他的政治手腕。”

学生A: “老师,课本上说凌尧‘体弱多病’,但他做的这些事听起来都特别需要精力和魄力,感觉很矛盾啊?他怎么能做到的?”

李老师: “问得好!这正是凌尧令人敬佩之处。史料记载他确实‘药不离身’,‘面容清癯’,甚至有笔记说他在朝堂议事时咳血。

但他意志力超群,善于用人,更懂得‘借势’。

他深得承业皇帝的信任,这是关键。

同时,他行事风格被评价为‘外似柔儒,内藏机锋’,务实、权变,看准时机一击必中。

体弱反而成了他某种保护色和策略,让人低估了他的决心。

他一生未婚,无子无女,可以说把全部心力都献给了国事。”

学生b: “老师,那顾文呢?课本上说他比凌尧小很多,是凌尧的继承者?”

李老师: “对,顾文,是承业十年的17岁的探花郎,真正的青年才俊。

他是凌尧政治遗产最重要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同样在熙宁朝官至宰辅,将‘承业新政’推向深入和巩固,史称‘熙宁光大’。看他的主要功绩:

‘强力推行,落地生根’:凌尧的政策再好,也需要在地方落实。顾文就是那把最锋利的‘手术刀’。他历任地方要员,在富庶江南和贫瘠西北都干过,面对阻力,他用‘霹雳手段’结合‘怀柔之策’,强力推进新政,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无阻。历史评价他‘凌策顾行’,凌尧定策,顾文执行。

‘振兴教育,倡导实学’:顾文眼光长远,大力兴办官学和书院。但他办学和前人不同,不仅教四书五经,更重视教授农学、算学、律法这些实用知识,培养了大量新政需要的实干人才,开创了‘实学’风气,影响深远。

‘畅通商路,惠利民生’:出身商业氛围浓厚的家庭(这一点课本提了一句‘其兄为巨商’),顾文非常懂经济。他严厉打击地方关卡盘剥,保护商路(尤其是漕运)畅通,鼓励正当贸易,还巧妙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利、粮仓等公共建设,搞活了经济,真正让老百姓从发展中受益。熙宁朝的商业繁荣,他功不可没。”

学生c: “老师,您提到顾文出身和商业有关,他哥哥是巨商?这对他做官有影响吗?还有,他和凌尧到底是什么关系?课本说是‘视如子侄’,是亲戚吗?”

李老师: “顾文确实出身金陵顾氏,是当地有名的商贾世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魂穿小燕子,傻子才甘心等三年

白瑾怡

四合院:疯批傻柱一心报复白眼狼

鹿小疯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物事人非啊

八零影后超会撩,随军老公拿命宠

屿与涧

重生领证前,娇小姐搬空家产随军

金禾汐

七零:女配觉醒,高冷医官有点宠

山栀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