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后世1.0
菊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 后世1.0,快穿之直男被迫当娇妻,菊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兄长顾云舟,是当时掌控江南漕运和数个大商行的巨富。这种出身背景,对顾文来说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他深谙经济规律和民间疾苦,这在推行经济政策和处理地方事务时是巨大优势。
另一方面,在清流士大夫眼中,商贾出身难免被轻视,他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证明自己。至于他和凌尧的关系…”
李老师顿了顿,翻到课本相关注释页。
李老师: “课本注释里写的比较简略:‘凌尧晚年视顾文如子侄,悉心栽培,临终托付国事’。
更具体的历史细节是:凌尧一生未婚,无嗣。
他侄女与顾家结成姻亲关系,即顾云舟之妻凌氏。
顾文作为这位凌氏夫人的小叔子,才华横溢,被凌尧看中,大力提携,最终成为其政治接班人。
所以,他们既是政治上的继承者与被继承者,也是通过顾云舟夫妇连接起来的、具有实际姻亲关系的‘叔侄’。
这种关系确保了权力和政策的平稳过渡。”
学生A: “老师! 那顾云舟和他妻子凌氏呢?课本上几乎没提他们!顾文那么厉害,他哥哥嫂子就一点贡献没有吗?他们不是顾承元的父母吗?”
李老师: “非常好!你的问题触及了历史记录的焦点和选择性。 正史编纂,核心是庙堂政治、帝王将相、国家大政方针。
像顾云舟这样的商人,无论多富有,影响力多大,在传统史家眼中,属于‘末业’,其个人事迹被认为‘无关治乱兴衰’,除非对国家财政或某件重大政治事件有直接、显着的贡献,否则很难进入正史的主体叙事。
而女性,在正史中的能见度就更低了,除非是皇后、着名女政治家或烈女。顾夫人凌氏,显然不符合这些‘高光’标准。”
学生c: “那野史或者地方志呢?总该有点记录吧?那么有钱的人家。”
李老师: “是的。在正史之外,比如金陵地方志、一些文人笔记、甚至民间传说中,关于‘金陵顾氏’特别是顾云舟夫妇的记载就丰富多了,但也真伪混杂。
地方志会记载顾家捐资修桥铺路、设立义仓;笔记小说可能会描绘顾云舟如何‘富可敌国’、‘府邸园林冠绝江南’,以及关于他夫人如何‘持家有道’、‘见识不凡’的轶事,甚至有些离奇的故事。
但这些都属于‘稗官野史’,可信度和权威性远不如正史,不会被写入教科书。”
李老师: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凌尧和顾文,作为‘承熙盛世’的缔造者和巩固者,他们的丰功伟绩清晰地镌刻在正史和我们的课本上,是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星辰。
而顾云舟夫妇
——巨商和他的夫人、顾承元的父母、凌尧的侄女与侄女婿、顾文的兄嫂
——他们在正史中,则成为了星辰旁边几乎不可见的尘埃,或仅仅是历史宏大叙事中一个模糊的背景注释。
他们的身影,更多地留在了地方的记忆、散佚的记载和历史的缝隙里。
这提醒我们,历史课本呈现的,往往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那一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