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5章 张华《鹪鹩赋》,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鹪鹩赋

张华

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彼鹫鹗惊鸷,擅摩天之翮;将击鹢鸟,鹄鹭远避;鹍鸡窜于幽险,孔翠生乎遐裔。彼晨凫与归雁,又矫翼而增逝。咸美羽而丰肌,故无罪而皆毙。徒衔芦以避缴,终为戮于此世。苍鹰鸷而受绁,鹦鹉慧而入笼。屈猛志以服养,块幽絷于九重;变音声以顺旨,思摧翮而为庸。恋钟岱之林野,慕陇坻之高松。虽蒙幸于今日,未若畴昔之从容。海鸟避风,集于鲁门;阿阁长鸣,擢自孤桐。昔严之贡,轻万里而遥集;伯昏之经,逾千仞而弗惧。彼晨牺之枉夭,岂和音之足慕?苟有害于物,虽龙凤不能以自全;若无累于身,虽微小必能以自济。是故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栖无所滞,游无所盘;匪陋荆棘,匪荣茞兰;动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顺理,与物无患。伊兹禽之无知,而处身之似智。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静守约而不矜,动因循以简易;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雕鹖介其觜距,鹄鹭轶于云际;鹍鸡弄其翰音,凤凰专其华丽;性命于他人,膏网罗之近易。观兹鹪鹩之所存,故知吉凶之由己。

……

赏析:

《鹪鹩赋》为张华所作,通过对鹪鹩这一小鸟生存状态与特性的细致描绘,并与多种其他鸟类对比,寄寓深刻人生哲理,展现独特艺术魅力。

一、思想内容

1. 以鸟喻人,倡导知足保身:鹪鹩“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虽“色浅体陋”,却能“繁滋族类”,“翩翩然有以自乐”。它所求甚少,“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这种知足常乐的生存方式使其远离祸患。张华借此倡导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应懂得知足,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避免因贪婪而陷入危险,体现道家“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思想。

2. 批判贪婪,揭示凶险结局:文中描写鹫鹗、鹢鸟、鹄鹭、鹍鸡、孔翠等鸟类,它们或“擅摩天之翮”,或“美羽而丰肌”,因自身优势被人觊觎,最终“无罪而皆毙”。苍鹰因凶猛、鹦鹉因聪慧而失去自由,“屈猛志以服养,块幽絷于九重”。这些描述批判了因自身优势或贪婪而陷入危险的行为,揭示过度追求外在荣耀与利益往往带来凶险结局。

3. 顺应自然,追求自由本真:鹪鹩“委命顺理,与物无患”,“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它顺应自然规律,不被世俗虚假所诱惑,保持自身本真。张华借此表达对顺应自然、追求自由本真生活态度的推崇,认为人们应摆脱世俗束缚,顺应自然天性,才能获得内心宁静与自由。

二、艺术特色

1. 鲜明对比,突出主旨:将鹪鹩与鹫鹗、鹢鸟等众多鸟类对比。鹪鹩微小、简陋却能自保自乐,而其他鸟类因美丽、凶猛、聪慧等优势反遭不幸。通过对比,凸显鹪鹩知足、顺应自然生存方式的可贵,有力突出“吉凶之由己”主旨,使读者更深刻理解作者倡导的生活态度。

2. 托物言志,寓意深刻: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借鹪鹩象征一类知足常乐、顺应自然之人,借其他鸟类象征追求名利、违背自然之人。以鸟的不同命运影射人类社会,将深刻人生哲理蕴含于对鸟类描写中,使抽象道理形象生动,引发读者对自身行为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3. 语言简洁,生动形象:语言简洁凝练,寥寥数语勾勒鹪鹩及其他鸟类特点与命运。如“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描绘鹪鹩外形与生存环境;“雕鹖介其觜距,鹄鹭轶于云际;鹍鸡弄其翰音,凤凰专其华丽”刻画其他鸟类优势。同时,“翩翩然有以自乐”“动翼而逸,投足而安”等使鸟类形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感染力。

……

解析:

1. 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

- 解析:开篇点明所描述对象为鹪鹩,强调它是一种小鸟,出身平凡,生长于蒿草丛与藩篱下这些寻常之地。“翔集寻常之内”描绘其活动范围普通,“生生之理足矣”表明这样简单的环境与生存状态,对鹪鹩来说已能满足其生存繁衍的需求,体现出鹪鹩易于满足的特点,为后文阐述其知足保身的处世哲学埋下伏笔。

2. 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

- 解析:进一步描述鹪鹩的外在特征与生存优势。它毛色浅淡、形体丑陋,没有可被人类利用的价值,身形微小且所处地位低下,正因为如此,世间万物也不会去伤害它。这种平凡甚至略显卑微的特质,反而成为它在自然界中的一种保护色,从侧面反映出过于突出的外在优势有时可能带来灾祸,而平凡无奇或许更能保全自身,引出后文与其他有明显优势鸟类的对比。

3. 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

- 解析:展现鹪鹩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尽管它生存条件普通,但却能使家族繁衍众多,它们成双成对地居住、出游,自由自在地轻快飞舞,自得其乐。此句描绘出鹪鹩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场景,突出其知足常乐的天性,与后文因追求外在优势而陷入困境的鸟类形成鲜明反差,强调了一种平和、满足的生活态度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4. 彼鹫鹗惊鸷,擅摩天之翮;将击鹢鸟,鹄鹭远避;鹍鸡窜于幽险,孔翠生乎遐裔。

- 解析:开始列举其他鸟类与鹪鹩形成对比。鹫鹗这类猛禽,生性凶猛且拥有能直上摩天的强劲翅膀,它们一旦发动攻击,鹢鸟、鹄鹭便远远逃避,鹍鸡则逃窜到幽深险要之处,孔雀、翠鸟生长在遥远的边地。通过对这些鸟类因鹫鹗威胁而呈现出的种种躲避行为的描写,突出鹫鹗的强大与凶猛,同时也展现出其他鸟类为了躲避危险而不得不处于不安定的状态,与鹪鹩安稳自乐的生活形成对比,暗示强大或特殊的能力、外表有时会引发不安与危险。

5. 彼晨凫与归雁,又矫翼而增逝。

- 解析:继续描述晨凫与归雁,它们同样为了躲避危险,奋力振翅远飞。“矫翼而增逝”生动地描绘出它们努力逃离的姿态,进一步强调这些鸟类因外界威胁而不断奔波的生存状态,与鹪鹩平静的生活形成鲜明对照,凸显鹪鹩所处环境的相对安宁以及它知足生活方式的优势。

6. 咸美羽而丰肌,故无罪而皆毙。

- 解析:指出上述鹫鹗之外的鸟类大多拥有美丽的羽毛和丰满的肌肉,然而正因为这些外在的优势,即使它们本身并无过错,却都死于非命。这揭示了在自然界中,过于突出的外在特质可能会带来灾祸,成为被攻击或捕杀的原因,与鹪鹩因平凡而自保形成强烈反差,为下文进一步阐述“吉凶之由己”的观点做铺垫。

7. 徒衔芦以避缴,终为戮于此世。

- 解析:具体描述一些鸟类为躲避危险所做的努力,它们仅仅衔着芦苇以躲避箭缴,但最终还是在世上遭到杀害。“徒”字强调它们的努力徒劳无功,即使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仍无法逃脱悲惨的命运,再次突出因外在优势而带来的生存困境,与鹪鹩轻松自保的生存状态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8. 苍鹰鸷而受绁,鹦鹉慧而入笼。

- 解析:以苍鹰和鹦鹉为例,说明即使是具有特殊能力的鸟类也难以逃脱困境。苍鹰因其凶猛而被绳索束缚,鹦鹉因为聪慧而被关进鸟笼。这两种鸟类的遭遇表明,无论是强大的力量还是过人的智慧,都可能成为它们失去自由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拥有突出特质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好的生存结局,与鹪鹩平凡却自由的生活再次形成鲜明对比。

9. 屈猛志以服养,块幽絷于九重;变音声以顺旨,思摧翮而为庸。

- 解析:详细描述苍鹰和鹦鹉被人类控制后的无奈。苍鹰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猛志来接受豢养,被幽禁在重重的笼中;鹦鹉改变自己原本的声音以顺从人意,甚至想着折断翅膀而甘于平庸。这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失去自由后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为了生存而被迫改变自己的本性,与鹪鹩顺应自然、保持本真的生活方式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自由与本真的可贵,以及过度追求外在特质所付出的代价。

10. 恋钟岱之林野,慕陇坻之高松。虽蒙幸于今日,未若畴昔之从容。

- 解析:想象被囚禁的苍鹰和鹦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它们留恋钟岱的山林原野,思慕陇坻的高大松树,尽管如今受到主人豢养看似幸运,但却再也无法像往昔在大自然中那样自由从容。通过对它们内心世界的刻画,进一步强调失去自由的悲哀,以及自由生活的珍贵,与鹪鹩自由自在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知足常乐、顺应自然以保持自由的重要性。

11. 海鸟避风,集于鲁门;阿阁长鸣,擢自孤桐。

- 解析:列举海鸟因躲避风浪而栖息于鲁国城门,以及凤凰从孤生的梧桐树上被选拔出来后在阿阁中长鸣的事例。这两个事例一方面丰富了文章所涉及的鸟类故事,另一方面通过描述这些鸟类因特殊原因而改变生存环境,暗示了即使是具有特殊经历或地位的鸟类,其命运也并非完全自主,为下文进一步阐述吉凶由己的观点提供更多素材。

12. 昔严之贡,轻万里而遥集;伯昏之经,逾千仞而弗惧。

- 解析:运用严君平所贡之鸟不远万里而来,以及伯昏所经之处鸟儿飞越千仞之高也不畏惧的典故,继续丰富文章内容,展现出不同鸟类的行为特点和勇气。这些典故中的鸟类看似勇敢无畏,但结合前文语境,也暗示了它们可能因自身行为或特质而面临未知的风险,为下文阐述吉凶取决于自身行为的观点做铺垫。

13. 彼晨牺之枉夭,岂和音之足慕?

- 解析:提到那些早上用来祭祀而枉死的鸟,反问它们和谐的鸣声难道就值得羡慕吗?此句以这些鸟看似美好却悲惨的结局,引发读者思考,暗示仅仅追求外在的美好或某种特质,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进一步强化了“吉凶之由己”的观点,即吉凶并非由外在的优势或美好决定,而是取决于自身的行为和选择。

14. 苟有害于物,虽龙凤不能以自全;若无累于身,虽微小必能以自济。

- 解析:直接点明文章主旨,若对其他事物有危害,即使是龙凤这样强大、尊贵的生物也不能保全自己;若对自身没有牵累,即使身形微小也一定能自我保全。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明确阐述了吉凶取决于自身是否给外界带来危害或自身是否被外在因素所累,将前文对各种鸟类命运的描述进行升华,使文章的哲理更加清晰、深刻。

15. 是故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栖无所滞,游无所盘;匪陋荆棘,匪荣茞兰;动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顺理,与物无患。

- 解析:再次描述鹪鹩的生活方式,它在林中筑巢只需占据一根树枝,每次进食不过几颗谷粒;栖息和遨游都不做过多停留,不认为荆棘简陋,也不觉得茞兰荣耀;振动翅膀就能轻松飞走,落脚便能安稳;听任命运,顺应天理,与万物和谐相处而无祸患。这一系列描述具体展现了鹪鹩知足、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正是因为这种态度,它才能避免灾祸,保全自身,是对前文所倡导的生活方式的再次强调,与那些因追求过多或自身特质而陷入困境的鸟类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支撑了文章主旨。

16. 伊兹禽之无知,而处身之似智。

- 解析:对鹪鹩进行评价,说它看似无知,实则在处世立身方面却好像充满智慧。“无知”是指鹪鹩没有复杂的思想和过多的欲望,“似智”则是肯定它以简单、知足、顺应自然的方式生存,从而避免了诸多危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此句巧妙地总结了鹪鹩的特点,进一步强调其生活方式的可贵,引发读者对这种看似平凡却蕴含智慧的生存之道的思考。

17. 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静守约而不矜,动因循以简易;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

- 解析:深入剖析鹪鹩的生存智慧。它不怀藏珍宝而招致灾祸,不修饰外表而给自己带来牵累;安静时能安于简约而不骄傲,行动时因循自然而追求简易;以顺应自然为资本,不被世俗的虚假所诱惑。这几句从多个方面阐述了鹪鹩的处世原则,进一步揭示了其能够自保自乐的原因,同时也将鹪鹩的生存方式上升到一种哲学层面,对人类在复杂社会中的行为选择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再次突出文章主旨。

18. 雕鹖介其觜距,鹄鹭轶于云际;鹍鸡弄其翰音,凤凰专其华丽;性命于他人,膏网罗之近易。

- 解析:又一次列举雕鹖凭借锐利的嘴爪、鹄鹭高飞于云际、鹍鸡卖弄美妙的声音、凤凰独占华丽的外表等鸟类凭借自身优势的行为,然而这些优势却使它们的性命掌控在他人手中,轻易成为罗网捕猎的对象。通过再次强调这些鸟类因外在优势而面临的危险,与鹪鹩知足、顺应自然的生存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吉凶之由己”的观点,即过度追求外在优势往往会带来灾祸,而保持平凡、顺应自然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

19. 观兹鹪鹩之所存,故知吉凶之由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