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陶渊明《自祭文》,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解析:“寒暑逾迈”指时光流逝。“亡既异存”强调死亡与生存是截然不同的状态。“外姻晨来,良友宵奔”描绘了得知陶渊明去世后,姻亲清晨赶来,好友夜晚急忙奔赴的情景,表现出亲友们对他的关心与不舍。“葬之中野,以安其魂”说明将他安葬在荒野之中,让他的灵魂得以安息,展现出一种回归自然的丧葬方式,也体现出对逝者灵魂安息的祈愿。
19.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
- 解析:“窅窅我行”,“窅窅”形容深远的样子,仿佛能看到陶渊明的灵魂渐行渐远。“萧萧墓门”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萧萧”有萧瑟之意。“奢耻宋臣”,“宋臣”指春秋时期宋国司马桓魋,他为自己建造奢华的石椁,三年都没完成,陶渊明以这种奢侈厚葬为耻。“俭笑王孙”,“王孙”指西汉的杨王孙,他主张裸葬,过于节俭,陶渊明对此表示嘲笑。“廓兮已灭,慨焉已遐”表达一切都已消逝,感慨也已远去。“不封不树”指坟墓不封土堆,不植树,这是一种简单的丧葬方式。“日月遂过”表明时光依旧流逝,体现出陶渊明对丧葬的看法,既不赞成奢侈厚葬,也不认同过度节俭,主张回归自然、简单的安葬方式,同时表达出对生死的超脱,认为无论怎样,时光都会继续流转。
20.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 解析:“匪贵前誉,孰重后歌?”意思是不看重生前的荣誉,又怎会重视死后的歌颂呢?表明陶渊明不在乎世俗对自己生前身后的评价,体现出他超脱世俗名利的态度。“人生实难,死如之何?”感慨人生在世实在艰难,但死亡又能怎样呢?再次强调了他对生死的豁达,认为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不必过于担忧。最后“呜呼哀哉!”发出悲叹,虽然前文表达了豁达的态度,但面对生命终结,仍忍不住发出哀伤之情,使情感更加真实,也为全文画上了一个带有复杂情感的句号。
……
句译:
1.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时在丁卯年,节气正值九月。天气寒冷,夜晚漫长,风的气息透着萧瑟,鸿雁正在南飞,草木枯黄凋零。
2.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我陶渊明即将告别这世间如同客舍般的暂居之所,永远回归到生命的本源之处(指死亡)。
3.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老朋友们怀着凄凉悲痛之情,今晚一同来为我饯行送别。
4.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
他们献上精美的蔬菜,斟上清醇的美酒(进行祭祀)。
5. 候颜已冥,聆音愈漠。
等待看到我的容颜,却已模糊不清,聆听我的声音,也愈发渺茫。
6. 呜呼哀哉!
唉,悲痛啊!
7.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茫茫的大地,悠悠的天空,它们孕育了世间万物,我得以托生为人。
8.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
自从我成为人后,遭遇命运的贫困,盛饭的箪和取水的瓢常常空无一物,冬天还穿着夏天的粗布衣服。
9.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
我怀着欢乐去山谷中取水,背着柴薪边走边唱歌,在昏暗的柴门里,从早到晚操持着自己的生活。
10. 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
春秋季节交替变化,田园中有农事要做,我除草播种,作物得以生长繁殖。
11.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我以阅读书籍为乐,弹奏七弦琴来应和心情。冬天晒太阳取暖,夏天在泉水中洗浴。
12.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辛勤劳作,却不觉得过分劳累,心中常常保持闲适。我乐天知命,就这样度过一生。
13.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
人生不过百年,人们都珍爱这短暂的时光,害怕一生无所成就,珍惜每一天的时间。
14. 存为世珍,没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
人们希望活着的时候被世人珍视,去世后也能被人思念。可叹我独自前行,确实与他们不同。
15. 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
恩宠并非我追求的荣耀,黑色的染料又怎能将我染黑(指坚守自我,不被世俗污染)?我在简陋的茅舍中傲然自得,畅饮美酒,赋诗为乐。
16. 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
我认识到命运的规律,又有谁能不眷恋生命呢?如今我将死去,可以没有遗憾了。
17. 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我已年近百岁,生前羡慕并践行隐居的生活,能够终老一生,又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18. 寒暑逾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时光流逝,死亡与生存截然不同,清晨姻亲前来,好友也在夜晚急忙赶来。把我葬在荒野之中,让我的灵魂得以安息。
19.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
我渐行渐远,走向那寂静的墓门。我以宋国桓魋奢侈厚葬为耻,又嘲笑杨王孙裸葬的过分节俭。一切都已消逝,感慨也已远去,坟墓不封土不植树,时光就这样流逝。
20.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我不看重生前的荣誉,又怎会重视死后的歌颂呢?人生在世实在艰难,死去又能怎样呢?唉,悲痛啊!
……
全译:
时维丁卯年,节令正值九月。天寒地冻,黑夜漫长,寒风凛冽,气象萧索。鸿雁结队南飞,草木枯黄飘落。我陶渊明即将告别这暂居的尘世客馆,永远回归到生命的本宅(指死亡)。
故交老友们满怀凄伤,今晚一同来为我饯行送别。他们献上鲜美的蔬菜,斟上醇冽的清酒。此刻,我的容颜已渐模糊难辨,他们的声音也愈发渺茫。唉,悲痛啊!
茫茫大地,悠悠苍穹,孕育出世间万物,我有幸托生成人。自我降生于世,便遭遇命运的困厄,食瓢饮之具常常空无一物,即便寒冬仍身着夏日的葛布单衣。但我仍欢欢喜喜地去山谷汲水,哼着歌谣背负柴薪而归。在那昏暗的柴门之内,我从早到晚忙碌操持着生活。
春去秋来,四季更迭,田园之中总有农事。我辛勤地耕耘播种,庄稼得以生长繁茂。我欣然展卷阅读,又和着七弦琴的旋律自得其乐。冬日里,我晒太阳取暖;夏日时,我在清泉中沐浴。辛勤劳作却不感疲惫,内心常保持闲适安然。我乐天知命,就这样度过一生。
人生不过百年,人们皆珍视这短暂岁月,唯恐一生无所成就,故而珍惜时光,分秒必争。活着时盼为世人所珍视,逝去后亦望被人追思怀念。可叹我独自行走在人生之途,与众人的追求截然不同。恩宠并非我眼中的荣耀,黑色染料又怎能将我染黑?我在简陋的茅庐中傲然自处,畅快饮酒,赋诗遣怀。
我深知命运的轨迹,又有谁能不留恋生命?如今我即将溘然长逝,心中并无遗憾。我已年近百岁,一生倾慕隐遁的生活,能得享天年,又还有何可眷恋?
时光匆匆流逝,死亡与生存自是不同。清晨,姻亲纷纷赶来;夜晚,挚友亦匆忙奔赴。他们将我葬于荒野之中,让我的灵魂得以安息。我渐行渐远,迈向那寂静的墓门。我以宋国桓魋的奢侈厚葬为耻,又讥笑杨王孙裸葬的过度节俭。一切都已消散,感慨也渐远去。坟墓无需封土,也不必植树,岁月依旧悠悠而过。
我既不看重生前的赞誉,又怎会在意死后的颂歌?人生在世本就充满艰难,面对死亡又当如何?唉,悲痛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