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2章 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孝武宣贵妃诔
谢庄
惟大明六年,夏四月壬子,宣贵妃薨。律谷罢暖,龙乡辍晓。照车去魏,联城辞赵。皇帝痛掖殿之既阒,悼泉途之已宫。巡步檐而临蕙路,集重阳而望椒风。呜呼哀哉!
天宠方降,王姬下姻。肃雍揆景,陟屺爰臻。国轸丧淑之伤,家凝霣庇之怨。敢撰德於旗旒,庶图芳於钟万。其辞曰:
元丘烟煴,瑶台降芬。高唐渫雨,巫山郁云。诞发兰仪,光启玉度。望月方娥,瞻星比婺。毓德素里,栖景宸轩。处丽絺绤,出懋苹繁。修诗贲道,称图照言。翼训姒幄,赞轨尧门。陈风缉藻,临彖分微。游艺殚数,抚律穷机。踌躇冬爱,怊怅秋晖。展如之华,实邦之媛。
敬勤显阳,肃恭崇宪。奉荣维约,承慈以逊。逮下延和,临朋违怨。祚灵集祉,庆蔼迎祥。皇胤璇式,帝女金相。以蕃以牧,烛代辉梁。视朔书氛,观台告祲。八颂扃和,六祈辍渗。衡总灭容,翚翟毁衽。掩采瑶光,收华紫禁。呜呼哀哉!
帷轩夕改,軿辂晨迁。离宫天邃,别殿云县。灵衣虚袭,组帐空烟。巾见馀轴,匣有遗弦。呜呼哀哉!
移气朔兮变罗纨,白露凝兮岁将阑。庭树惊兮中帷响,金釭暖兮玉座寒。纯孝擗其俱毁,共气摧其同栾。仰昊天之莫报,怨凯风之徒攀。茫昧与善,寂寥馀庆。丧过乎哀,毁实灭性。世覆冲华,国虚渊令。呜呼哀哉!
题凑既肃,龟筮既辰。阶撤两奠,庭引双輴。维慕维爱,曰子曰身。恸皇情於容物,崩列辟於上旻。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呜呼哀哉!
经建春而右转,循闾阖而径度。旌委郁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锵楚挽於槐风,喝边箫於松雾。涉姑繇而环回,望乐池而顾慕。呜呼哀哉!
晨辒解凤,晓盖俄金。山庭寝日,隧路抽阴。重扃閟兮灯已黯,中泉寂兮此夜深。销神躬於壤末,散灵魄於天浔。呜呼哀哉!
……
赏析:
《宋孝武宣贵妃诔》是谢庄为宋孝武帝的宣贵妃所作的悼文,以其深情的笔触、华美的辞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诔文的经典之作。
一、内容架构
1. 开篇点题,奠定哀伤基调:文章开篇直述宣贵妃薨逝的时间,紧接着以“律谷罢暖,龙乡辍晓。照车去魏,联城辞赵”营造出万物失色的悲恸氛围。律谷不再温暖,龙乡不再破晓,如同魏国失去照车明珠,赵国失去连城美玉,借典故烘托贵妃离世带来的巨大损失,为全文奠定了沉痛哀伤的基调 。
2. 盛赞贵妃,展现卓越风姿:用大量篇幅描绘贵妃的美好。以“元丘烟煴,瑶台降芬。高唐渫雨,巫山郁云”等神话典故起兴,喻指贵妃出身不凡,气质如瑶台降芬般高雅。“诞发兰仪,光启玉度。望月方娥,瞻星比婺”,从仪态风度到容貌,将贵妃比作嫦娥、婺女星,极言其美丽与出众。在品德方面,“毓德素里,栖景宸轩。处丽絺绤,出懋苹繁”,表明她无论在民间还是宫廷,都能坚守品德,勤勉操持事务,是内外兼修的典范 。
3. 详述宫中,彰显贤德风范:在叙述贵妃宫中生活时,突出其贤德。“敬勤显阳,肃恭崇宪。奉荣维约,承慈以逊”,展现她在宫中恭敬勤勉,恪守宫廷规矩,对待荣耀谦逊简约,对待长辈慈爱温和。“逮下延和,临朋违怨”,说明她能使下人和谐,与朋友相处融洽,深得众人喜爱。“皇胤璇式,帝女金相。以蕃以牧,烛代辉梁”,强调她为皇家生育子女,对皇室延续和国家稳定的重要贡献 。
4. 悼念离世,抒发深切哀痛:从“帷轩夕改,軿辂晨迁”开始,描绘贵妃离世后的场景。空荡的宫殿、闲置的衣物乐器,“灵衣虚袭,组帐空烟。巾见馀轴,匣有遗弦”,无一不营造出物是人非的悲凉。随着季节变换,“移气朔兮变罗纨,白露凝兮岁将阑”,更添哀伤。“纯孝擗其俱毁,共气摧其同栾”,通过描写子女的悲痛,侧面烘托出贵妃离世带来的巨大伤痛 。
5. 送葬之景,强化哀伤氛围:对送葬场景的描写细致入微,“题凑既肃,龟筮既辰。阶撤两奠,庭引双輴”,庄重肃穆的葬礼仪式,“恸皇情於容物,崩列辟於上旻”,皇帝及众人的悲痛欲绝,“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出城,都强化了哀伤氛围。“经建春而右转,循闾阖而径度。旌委郁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送葬队伍行进的路线、飘扬的旌旗、缓缓前行的灵车,以及“锵楚挽於槐风,喝边箫於松雾”的挽歌箫声,无不渲染出沉痛的气氛 。
6. 结尾感慨,余哀不绝:“晨辒解凤,晓盖俄金。山庭寝日,隧路抽阴”,送葬结束,墓室关闭,“重扃閟兮灯已黯,中泉寂兮此夜深”,营造出阴森寂静的氛围,象征着贵妃生命的终结。“销神躬於壤末,散灵魄於天浔”,表达了对贵妃离世的无奈与哀伤,使哀伤的情绪余韵悠长 。
二、艺术特色
1. 用典丰富,文采斐然:文中大量运用典故,如“律谷”“龙乡”“照车”“联城”“高唐”“巫山”等,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还使表达更为含蓄委婉,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体现了南朝文学注重用典的特色 。
2. 铺陈细腻,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铺陈描写,从贵妃的出身、品德、宫中生活到离世后的种种场景,全方位展现贵妃的一生,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贵妃的赞美与哀悼之情。无论是对贵妃美好形象的刻画,还是对送葬场景和哀伤氛围的渲染,都细致入微,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真挚情感 。
3. 骈散结合,音韵和谐:文章以骈文为主,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如“诞发兰仪,光启玉度。望月方娥,瞻星比婺”“敬勤显阳,肃恭崇宪。奉荣维约,承慈以逊”等,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适当穿插散句,使文章张弛有度,避免了行文的单调,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
……
解析:
1. 惟大明六年,夏四月壬子,宣贵妃薨
- 解析:开篇直接点明时间,“大明六年”为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年号纪年,“夏四月壬子”进一步精确到具体月份与日期 ,清晰地告知宣贵妃去世的时间,是整个诔文叙事的起始点,奠定了庄重肃穆的基调。
2. 律谷罢暖,龙乡辍晓
- 解析:运用典故营造哀伤氛围。“律谷”,传说中北方山谷,邹衍吹律可使寒谷变暖,此处“罢暖”暗示因宣贵妃离世,温暖不再;“龙乡”可能指有龙出现带来祥瑞光明之地,“辍晓”表示不再有破晓光明。以自然现象的反常,象征贵妃去世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渲染出悲痛氛围。
3. 照车去魏,联城辞赵
- 解析:继续用典,“照车”指能照亮车子的明珠,传说魏惠王有径寸之珠,可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联城”即价值连城,出自“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此处以魏国失去照车明珠、赵国失去和氏璧,比喻宣贵妃的离世,如同国家失去了极其珍贵的宝物,突出其重要性。
4. 皇帝痛掖殿之既阒,悼泉途之已宫
- 解析:“掖殿”指贵妃居住的宫殿,“阒”形容寂静,皇帝因掖殿变得寂静而悲痛;“泉途”即黄泉路,“宫”指墓穴,皇帝哀悼贵妃已奔赴黄泉、永居墓穴。直接描写皇帝的悲痛之情,展现出皇帝与贵妃之间深厚的感情。
5. 巡步檐而临蕙路,集重阳而望椒风
- 解析:“步檐”指走廊,“蕙路”是种植香草蕙草之路,皇帝在走廊踱步,来到种满蕙草的路上;“重阳”指宫殿的高台,“椒风”指代后妃居住的宫殿,皇帝登上高台,望向贵妃曾居住的宫殿。通过皇帝的行动和视线,表达其对贵妃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6. 呜呼哀哉
- 解析:在此处发出感叹,加强情感表达,突出对宣贵妃离世的悲痛,引发读者共鸣,也为下文正式歌颂贵妃生平与品德做情感铺垫。
7. 天宠方降,王姬下姻
- 解析:“天宠方降”指上天的恩宠刚刚降临,暗示贵妃备受皇帝宠爱;“王姬”本指周天子的女儿,这里代指宣贵妃,“下姻”表明她下嫁入宫,说明贵妃入宫是天作之合,也侧面反映其身份高贵。
8. 肃雍揆景,陟屺爰臻
- 解析:“肃雍”形容仪态端庄、温和,“揆景”指测日影以定方向,这里可理解为遵循礼仪规范;“陟屺”出自《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代指对母亲的思念,“爰臻”表示来到。此句说明贵妃恪守礼仪,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展现其品德修养。
9. 国轸丧淑之伤,家凝霣庇之怨
- 解析:“轸”本指车后横木,引申为悲痛;“淑”指善良美好的女子,这里指宣贵妃,国家为失去这样贤淑的女子而悲痛;“凝”凝聚,“霣庇”指失去庇护,家人因失去贵妃的庇护而哀怨。从国家和家庭两个层面,强调贵妃离世带来的伤痛。
10. 敢撰德於旗旒,庶图芳於钟万
- 解析:“敢”表冒昧,谦辞;“撰德”指撰写贵妃的品德;“旗旒”指旌旗上的飘带,古代常在旌旗上书写功绩,这里表示要将贵妃的品德写下来流传;“庶”希望,“图芳”谋求美名,“钟万”指流传千古。表明作者希望通过撰写此文,让贵妃的美德美名流传千古。
11. 元丘烟煴,瑶台降芬
- 解析:运用神话典故赞美贵妃出身。“元丘”可能指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烟煴”形容天地间阴阳二气交融的样子,寓意祥瑞;“瑶台”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降芬”表示散发香气,暗示贵妃出身不凡,如从瑶台降下的仙子般高贵芬芳。
12. 高唐渫雨,巫山郁云
- 解析:化用宋玉《高唐赋》中楚怀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高唐渫雨”描绘高唐观中降下细雨,“巫山郁云”形容巫山云雾缭绕,以巫山神女的美丽与神秘,衬托宣贵妃的美丽与超凡气质。
13. 诞发兰仪,光启玉度
- 解析:“诞发”出生展现,“兰仪”如兰花般的仪态,形容贵妃姿态优雅;“光启”开启光辉,“玉度”美玉般的风度,此句赞美贵妃天生丽质,仪态风度如兰如玉,光彩照人。
14. 望月方娥,瞻星比婺
- 解析:“望月”仰望月亮,“方娥”比作嫦娥,“瞻星”仰望星星,“比婺”与婺女星相比。将贵妃的容貌与嫦娥、婺女星相媲美,突出其美丽非凡。
15. 毓德素里,栖景宸轩
- 解析:“毓德”培育品德,“素里”指民间,表明贵妃在民间时就注重品德修养;“栖景”居住,“宸轩”指宫殿,说明她入宫后居住在宫廷,展现其出身与入宫后的生活轨迹,强调其品德的一贯性。
16. 处丽絺绤,出懋苹繁
- 解析:“处丽絺绤”,“絺绤”指葛布,无论身处何种华丽或质朴的环境(穿葛布时也美丽);“出懋苹繁”,“懋”勤勉,“苹繁”指代各种家务事,指出贵妃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勤勉操持家务,展现其贤良淑德。
17. 修诗贲道,称图照言
- 解析:“修诗”研习诗歌,“贲道”修饰道德,表明贵妃通过研习诗歌来提升道德修养;“称图”与图谶相符,“照言”使言语有光辉,指贵妃言行与美好品德相匹配,且言语有光彩。
18. 翼训姒幄,赞轨尧门
- 解析:“翼训”辅助教导,“姒幄”指太姒的帐幄,太姒是周文王之妻,以贤德着称,此处指贵妃如太姒般辅助皇帝教导;“赞轨”辅助遵循,“尧门”指尧母门,汉武帝时,钩弋夫人之子弗陵出生,因钩弋夫人之门被称作尧母门,暗示贵妃为皇家生育子女,辅助皇家传承,如同古代贤妃。
19. 陈风缉藻,临彖分微
- 解析:“陈风缉藻”,“陈风”指《诗经·陈风》,“缉藻”修饰辞藻,说明贵妃善于运用如《诗经》般优美的辞藻;“临彖”面对《易经》的卦象,“分微”分析微妙之处,展现贵妃富有才学,能研习经典,剖析其中微妙道理。
20. 游艺殚数,抚律穷机
- 解析:“游艺”出自《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指广泛涉猎各种技艺,“殚数”穷尽技艺的道理;“抚律”研究乐律,“穷机”探究其中的奥秘。表明贵妃对各种技艺和乐律都有深入研究,展现其多才多艺。
21. 踌躇冬爱,怊怅秋晖
- 解析:“踌躇”徘徊,“冬爱”冬日的仁爱,“怊怅”惆怅,“秋晖”秋日的光辉。描绘贵妃对四季变化有着细腻的情感,冬日充满仁爱,秋日因景色而惆怅,展现其情感丰富细腻。
22. 展如之华,实邦之媛
- 解析:“展如”确实如此,“之华”这般的才华容貌,“实邦之媛”实在是国家的美女。总结前文对贵妃品德、才华、容貌的描述,强调她是国家杰出的女子。
23. 敬勤显阳,肃恭崇宪
- 解析:“敬勤”恭敬勤勉,“显阳”宫殿名,指贵妃在显阳殿恭敬勤勉地侍奉;“肃恭”严肃恭敬,“崇宪”可能指崇尚法令或某位尊崇的长辈,表明贵妃在宫中对诸事恭敬严肃,恪守规矩。
24. 奉荣维约,承慈以逊
- 解析:“奉荣”接受荣耀,“维约”秉持简约,说明贵妃面对荣耀能保持简约的态度;“承慈”承受慈爱,“以逊”以谦逊回应,体现她对长辈的慈爱以谦逊态度对待。
25. 逮下延和,临朋违怨
- 解析:“逮下”对待下属,“延和”带来和谐,指贵妃对待下属能使他们关系和谐;“临朋”面对朋友,“违怨”避免怨恨,表明她与朋友相处融洽,不产生怨恨。
26. 祚灵集祉,庆蔼迎祥
- 解析:“祚灵”福气神灵,“集祉”聚集福祉,“庆蔼”吉祥之气浓郁,“迎祥”迎来祥瑞。说明贵妃为宫廷带来福气、祥瑞,暗示她的存在给宫廷带来美好。
27. 皇胤璇式,帝女金相
- 解析:“皇胤”皇家的后代,“璇式”美玉般的典范,指贵妃所生子女成为皇家后代的美玉典范;“帝女”皇帝的女儿,“金相”美好的容貌和气质,表明皇帝女儿在贵妃的影响下有美好的容貌与气质。
28. 以蕃以牧,烛代辉梁
- 解析:“以蕃以牧”,“蕃”指藩国,“牧”指治理,贵妃生育子女对皇室繁衍和国家治理有重要作用;“烛代辉梁”像烛光一样照亮朝代,辉映梁栋,强调贵妃及其子女对皇室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29. 视朔书氛,观台告祲
- 解析:“视朔”古代天子、诸侯每月初一祭告祖庙后听政,“书氛”记录气象变化;“观台”古代观察天象的高台,“告祲”报告不祥之气。暗示贵妃离世后,仿佛天象都出现异常,传达出一种不祥之感,渲染悲痛氛围。
30. 八颂扃和,六祈辍渗
- 解析:“八颂”可能指各种歌颂之辞,“扃和”关闭和谐,意为因贵妃离世,歌颂和谐之声停止;“六祈”六种祭祀祈祷仪式,“辍渗”停止消除灾祸,说明祭祀祈祷也无法阻止贵妃离世带来的悲痛,进一步强调其离世的悲哀。
31. 衡总灭容,翚翟毁衽
- 解析:“衡总”古代妇女的发饰,“灭容”失去光彩,“翚翟”指皇后、贵妃等的礼服,“毁衽”毁坏衣襟,以发饰失去光彩、礼服毁坏,象征贵妃离世,一切美好消逝。
32. 掩采瑶光,收华紫禁
- 解析:“掩采”掩盖光彩,“瑶光”本指星宿,这里代指美好的光芒,“收华”收起光华,“紫禁”指皇宫,表明贵妃离世,皇宫仿佛失去了光彩,突出其重要性及离世带来的损失。
33. 呜呼哀哉
- 解析:再次发出悲叹,强烈表达对贵妃离世的悲痛,强调哀伤之情,引起读者共鸣,也使前文对贵妃生平及离世影响的描述所蕴含的悲痛情绪得到进一步强化。
34. 帷轩夕改,軿辂晨迁
- 解析:“帷轩”带有帷幕的车子,“夕改”晚上改变,指为贵妃准备的丧车在晚上已准备好;“軿辂”有屏蔽的车子,“晨迁”早晨出发,描绘出送葬准备及出发的过程,暗示贵妃即将离开皇宫,前往墓地。
35. 离宫天邃,别殿云县
- 解析:“离宫”皇帝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殿,“天邃”高远深邃,“别殿”正殿以外的殿堂,“云县”高挂如在云端,形容皇宫宫殿的高远深邃,衬托出贵妃离世后宫殿的空荡与寂寥。
36. 灵衣虚袭,组帐空烟
- 解析:“灵衣”为死者准备的衣服,“虚袭”无人穿着,“组帐”华丽的帷帐,“空烟”只剩下烟气,描绘出贵妃离世后,为她准备的衣物无人穿着,帷帐中空荡荡,只有烟气缭绕,营造出物是人非的悲凉氛围。
37. 巾见馀轴,匣有遗弦
- 解析:“巾”指巾箱,“馀轴”剩余的书卷,“匣”匣子,“遗弦”遗留的琴弦,通过描写贵妃遗物,如巾箱中的书卷、匣中的琴弦,进一步烘托出对她的思念与哀伤。
38. 呜呼哀哉
- 解析:第三次发出感叹,将前文营造的悲凉氛围和哀伤情绪推向高潮,表达对贵妃离世无法抑制的悲痛之情,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哀伤。
39. 移气朔兮变罗纨,白露凝兮岁将阑
- 解析:“移气朔”季节变换,“变罗纨”更换衣物,随着季节变化,衣物也在更换;“白露凝”白露凝结,“岁将阑”一年将尽,以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流逝,渲染出时光无情、贵妃已逝的哀伤,同时以岁末的氛围强化悲痛之感。
40. 庭树惊兮中帷响,金釭暖兮玉座寒
- 解析:“庭树惊”庭院中的树木因秋风而惊动,“中帷响”帷帐在风中作响,“金釭”指油灯,“玉座”贵妃的座位,油灯虽暖,但贵妃的座位却透着寒意,通过环境描写,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孤寂、寒冷的氛围,表达对贵妃的思念与哀伤。
41. 纯孝擗其俱毁,共气摧其同栾
- 解析:“纯孝”指贵妃的子女,“擗”捶胸顿足,“俱毁”身心俱毁,“共气”指同胞兄弟姐妹,“摧”悲痛,“同栾”一同悲痛。描绘出贵妃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因她的离世而极度悲痛,从亲人的悲痛侧面反映贵妃在家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及离世带来的巨大伤痛。
42. 仰昊天之莫报,怨凯风之徒攀
- 解析:“仰昊天”仰望苍天,“莫报”无法报答,“怨凯风”怨恨《诗经·邶风·凯风》中所表达的母爱难以报答,“徒攀”白白地攀附。化用《诗经》典故,表达子女对母亲(贵妃)的养育之恩无法报答的遗憾与哀怨,深化悲痛之情。
43. 茫昧与善,寂寥馀庆
- 解析:“茫昧”模糊不清,“与善”给予善良之人(指贵妃),“寂寥”寂静空虚,“馀庆”遗留的福泽,意思是上天对善良的贵妃却如此不公,只留下寂静空虚和难以慰藉的福泽之感,表达对贵妃离世的无奈与感慨。
44. 丧过乎哀,毁实灭性
- 解析:“丧过乎哀”指众人对贵妃的丧事悲痛过度,“毁实灭性”哀伤过度甚至损害身体、失去本性,强调贵妃离世给众人带来的悲痛程度之深。
45. 世覆冲华,国虚渊令
- 解析:“世覆”世间失去,“冲华”美好的品德才华(指贵妃),“国虚”国家空虚,“渊令”深远美好的人(指贵妃),说明贵妃的离世使世间失去了她的美好品德才华,国家也因失去这样的贤良之人而空虚,高度评价贵妃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46. 呜呼哀哉
- 解析:第四次发出悲叹,将对贵妃离世的悲痛、对命运的无奈、对国家损失的感慨等复杂情感再次强化,使读者沉浸在深深的哀伤氛围中。
47. 题凑既肃,龟筮既辰
- 解析:“题凑”古代天子的椁制,用木材累积而成,“既肃”已经庄重肃穆,“龟筮”占卜,“既辰”已经选定好时辰,表明葬礼的椁制庄重,且已选好下葬时辰,准备举行葬礼。
48. 阶撤两奠,庭引双輴
- 解析:“阶撤两奠”,台阶上撤去了祭祀的酒食,意味着祭祀仪式即将结束,为送葬做准备。“庭引双輴”,庭院中引出两辆载棺的车子,形象地描绘出送葬前的场景,渲染出庄重且哀伤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葬礼的肃穆和沉痛。
49. 维慕维爱,曰子曰身
- 解析:“维慕维爱”表达出人们对宣贵妃深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曰子曰身”则表明无论是子女还是自身(这里可理解为皇帝及身边众人),都沉浸在这种悲痛之中,强调贵妃在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她的离去让所有人都万分不舍。
50. 恸皇情於容物,崩列辟於上旻
- 解析:“恸皇情於容物”,皇帝看到与贵妃相关的事物,便悲痛万分,“容物”即与贵妃有关的物品或场景,这体现出皇帝对贵妃感情深厚,睹物思人,痛苦难抑。“崩列辟於上旻”,“列辟”指诸侯,“上旻”指上天,意思是诸侯们也为贵妃的离世极度悲痛,如同天崩一般,从皇帝到诸侯,全方位展现出贵妃离世所引发的巨大哀伤。
51. 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 解析:“崇徽章”指葬礼上彰显高贵身份的仪仗,“寰甸”指京城郊外,“崇徽章而出寰甸”描绘出送葬队伍带着彰显贵妃高贵身份的仪仗离开京城郊外。“照殊策”指按照特殊的礼仪规制,“城闉”指城门,整句表明送葬队伍依照特殊的礼仪规制离开城门,突出葬礼的隆重,也从侧面反映出贵妃身份的尊贵。
52. 呜呼哀哉
- 解析:这声悲叹再次强调了送葬时众人内心的哀伤,使整个送葬场景所蕴含的悲痛之情更加浓郁,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贵妃离世给人们带来的沉重打击,同时也为下文继续描写送葬过程做情感上的铺垫。
53. 经建春而右转,循闾阖而径度
- 解析:“建春”“闾阖”可能分别指京城的城门名,送葬队伍经过建春门后向右转,沿着闾阖门径直前行。详细描述送葬队伍的行进路线,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送葬队伍缓缓移动的场景,进一步营造出哀伤、肃穆的氛围。
54. 旌委郁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
- 解析:“旌委郁於飞飞”,“旌”指旌旗,“委郁”形容旌旗茂盛的样子,“飞飞”描绘旌旗随风飘动,众多旌旗在风中飘扬,展现出送葬队伍的庞大。“龙逶迟於步步”,“龙”指灵车上画的龙,“逶迟”形容缓慢前行,灵车缓缓行进,形象地写出送葬队伍缓慢而沉重的步伐,传达出哀伤的情绪。
55. 锵楚挽於槐风,喝边箫於松雾
- 解析:“锵楚挽”指凄楚的挽歌锵锵作响,“槐风”指槐树间的风,在槐树间的风中传来凄楚的挽歌。“喝边箫”指箫声呜咽,“松雾”松树间的雾气,在松树间的雾气中传出呜咽的箫声。通过描写挽歌和箫声,以声音营造出哀伤的氛围,且“槐风”“松雾”的环境描写进一步烘托出悲凉之感。
56. 涉姑繇而环回,望乐池而顾慕
- 解析:“姑繇”“乐池”可能是送葬途中经过的地点,送葬队伍经过姑繇时徘徊环绕,望着乐池流露出顾念、爱慕之情。借送葬队伍在特定地点的徘徊顾慕,表达人们对贵妃的不舍与眷恋,使哀伤之情更加深沉。
57. 呜呼哀哉
- 解析:此句在送葬场景的描写后再次出现,强化了送葬过程中所弥漫的哀伤情绪,加深读者对贵妃离世这一悲剧的感受,也体现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悲痛之情,为下文送葬结束及对贵妃最终归宿的描述做过渡。
58. 晨辒解凤,晓盖俄金
- 解析:“晨辒”指清晨的辒辌车,即丧车,“解凤”可能指丧车上凤凰装饰的解除,意味着葬礼结束,丧车的使命完成。“晓盖”清晨的车盖,“俄金”很快变成了金色(可能指太阳升起,光照在车盖上),描绘出葬礼结束,清晨阳光照耀下送葬场景的变化,暗示贵妃即将长眠地下。
59. 山庭寝日,隧路抽阴
- 解析:“山庭”指墓地所在的庭院般的山间之地,“寝日”太阳仿佛在山间墓地沉睡,形容墓地的宁静与阴森。“隧路”指墓道,“抽阴”墓道中弥漫着阴气,进一步营造出墓地的阴森氛围,象征着贵妃从此长眠于黑暗的地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