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3章 谢朓《秋夜诗》,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秋夜诗

谢朓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

赏析:

谢朓的《秋夜诗》以细腻笔触,借秋夜之景,抒相思之情,将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起笔闻声,奠定秋思基调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开篇描绘秋夜独特声响。秋夜本就易引发愁绪,促织鸣叫更添几分凄凉。在古代,捣衣常与寄衣相关,女子于秋夜捣衣,为远方亲人准备寒衣。邻家急促捣衣声,似也敲打着诗人的心,营造出浓浓的秋思氛围,暗示女子对远方爱人的牵挂,为全诗定下相思基调。

二、直抒胸臆,倾诉相思之苦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直截了当地倾诉对爱人的思念。“隔九重”极言距离遥远,空间阻隔更显相思煎熬。“夜夜空伫立”,“夜夜”强调时间长久,每晚都独自伫立,生动刻画女子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独自守望的形象,深刻表达其内心的孤独与对爱人的深情。

三、景语情语,烘托孤寂相思

“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此句看似单纯写景,实则饱含深情。北窗轻幔低垂,营造出静谧氛围;月光自西户照入,洒在屋内,清冷月光如同女子内心的孤寂,烘托出她独处的落寞。这两句景语将女子的孤独与思念融入其中,以景衬情,情因景浓。

四、细节入微,强化相思意境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细腻描绘女子沉浸于相思的状态。她因思念入神,不知何时白露已下,等回过神,才看到阶前已湿。“坐视”体现女子长时间沉浸在思念中,对周围变化浑然不觉,白露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时间流逝与女子内心的凄凉,进一步强化相思意境。

五、直抒期盼,深化相思主题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以反问直抒女子对分离的无奈与对团聚的期盼。秋去冬来,时光流转,分离之苦却无尽头。女子发出这般感慨,深化了相思主题,让人深切感受到她对爱人的思念以及对结束分居生活的强烈渴望。

六、艺术特色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中借秋夜促织声、捣衣声、月光、白露等景,营造出凄凉、孤寂氛围,自然融入女子相思之情,景语皆情语,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沉。

2. 细节刻画,生动传情:“夜夜空伫立”“坐视阶前湿”等细节,生动刻画女子因相思而产生的行为与状态,将其内心深情与孤寂展现得入木三分,让读者感同身受。

3. 语言质朴,情真意切:语言质朴自然,无华丽辞藻堆砌,却能真切传达出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以平实话语打动人心,展现真挚情感。

……

解析:

1.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 解析:诗的开篇点明了时间为“秋夜”,这一季节在传统文化中常与萧瑟、孤寂、思念等情感相连。“促织鸣”描绘了秋夜中蟋蟀的鸣叫。蟋蟀的叫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它的鸣叫似乎在提醒人们秋意渐浓,同时,这种声音在古典诗词里往往是引发愁绪的媒介,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略带凄凉的氛围。“南邻捣衣急”,“捣衣”是古代制作寒衣的一道工序,即将布帛放在石砧上用木棒捶打,使其柔软以便裁缝。在秋天,人们开始为寒冬准备衣物,所以捣衣声在秋夜中此起彼伏。邻居急促的捣衣声,一方面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烘托出一种忙碌而又略带紧张的情绪,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人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做准备,而诗人笔下的主人公,或许也因这捣衣声,心中涌起对远方之人的担忧与思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