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6章 王融《古意诗二首?其一》,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意诗二首?其一

王融

游禽暮知反,行人独未归。

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

嚬容入朝镜,思泪点春衣。

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条稀。

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

赏析:

王融的《古意诗二首·其一》以闺怨为主题,通过细腻笔触、丰富意象和精巧结构,生动展现出思妇盼君归的哀怨与孤寂,具较高艺术感染力。

一、情感表达:细腻深沉,层层递进

1. 起兴引出愁绪:“游禽暮知反,行人独未归”,借游禽日暮归巢起兴,与行人未归形成鲜明对比。禽鸟尚知返家,而远行之人却踪迹全无,以动物本能凸显行人不归的无情,瞬间引出思妇内心哀怨,奠定全诗愁绪基调。此对比引发读者对思妇处境同情,为下文情感抒发蓄势。

2. 环境烘托寂寞:“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从时间维度深化情感。思妇久坐,任芳草香气消散,明月光辉流逝,“坐”“空”二字强调其无奈与孤寂。春日芬芳、明月清辉本为美好,却因等待之人未归,变为漫长时光的消磨,细腻传达出思妇在等待中青春虚度、美好空耗的寂寞惆怅。

3. 细节刻画思念:“嚬容入朝镜,思泪点春衣”,以晨起对镜梳妆细节刻画思妇形象。镜中愁苦面容与思泪滴衣,展现其日夜思念之苦。“嚬容”“思泪”生动呈现内心煎熬,“朝”呼应前文“暮”,暗示思念不分昼夜,使情感表达更具体可感,让读者深切体会思妇相思之切。

4. 意象深化哀怨:“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条稀”,运用典故与意象深化情感。“巫山彩云”象征男女欢会,“彩云没”暗示欢会渺茫;“淇上绿条”源自《诗经》男女送别场景,“绿条稀”表明时光流转,春去秋来。两个意象叠加,强化思妇等待无果的哀怨,将时光流逝与情感煎熬紧密相连,体现等待漫长与希望破灭。

5. 景语强化孤独:“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以景语作结,强化孤独感。秋雁双飞之景,与思妇形单影只形成强烈反差,更添其孤独凄凉。以秋景烘托,暗示等待无果,强化全诗哀怨氛围,余韵悠长,引发读者对思妇命运同情与思考。

二、意象运用:丰富多元,表意深刻

1. 自然意象:诗中运用游禽、芳草、明月、秋雁等自然意象。游禽暮归衬托行人不归,芳草、明月象征美好时光流逝,秋雁双飞强化孤独,这些意象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氛围,增强情感表达。自然意象的变化暗示时间推移,使情感发展脉络清晰,如芳草到秋雁,展现从春到秋等待过程,让读者感受情感随着时间加深。

2. 典故意象:“巫山彩云”“淇上绿条”等典故意象,赋予诗歌文化内涵。“巫山彩云”增添浪漫与哀怨交织色彩,“淇上绿条”唤起人们对传统送别场景联想,丰富诗歌情感层次,使思妇情感既有个体哀怨,又具文化传承中离人共通情感,提升诗歌艺术深度。

三、结构布局:严谨精巧,层次分明

1. 时间线索贯穿:以时间为线索布局全诗,从暮到朝,从春到秋。暮时起兴引出思妇愁绪,朝时对镜落泪体现思念,春至秋展现等待漫长过程,时间推进伴随情感深化,使诗歌结构严谨,读者能清晰感知思妇情感变化轨迹。

2. 情感逻辑递进:首联引出怨情,颔联强化寂寞,颈联刻画思念细节,腹联深化哀怨,尾联以景强化孤独,情感层层递进,逐步将思妇从期盼到失望、从寂寞到孤独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结构安排紧密合理,充分表达诗歌主题。

……

解析:

1. 游禽暮知反,行人独未归。

- 解析:傍晚时分,在外飞翔的鸟儿都知道返回巢穴,然而远行的人却独自还未归来。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游禽”知返与“行人”未归进行鲜明对照。“暮”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日暮归巢的温馨氛围,可主人公等待的人却不在。鸟儿尚有归巢的本能,而行人却不知何处,强烈地烘托出闺中女子对行人久久不归的哀怨与牵挂,为全诗奠定了忧愁的情感基调。

2. 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