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5章 范云《送别》,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送别

范云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

赏析:

《送别》是范云创作的一首描写女子送别爱人的诗作,以细腻笔触、质朴语言,生动展现女子送别时复杂深沉的情感。

一、借景起兴,奠定基调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起笔描绘春日景象。“东风”点明时节为春,春风轻柔,带来生机。“柳线长”,细长柳丝随风摇曳,不仅勾勒出春日的婀娜多姿,更因“柳”与“留”谐音,蕴含挽留之意,是古人送别时常用意象。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女子却要送郎君至“河梁”,“河梁”常为送别之地,暗示分离。此句以乐景衬哀情,用明媚春光反衬女子内心的离愁别绪,为全诗奠定了忧伤基调,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女子面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

二、细节描写,凸显深情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刻画饯行场景。饯别宴上,酒尚未饮完,女子却已泪流满面。 “未尽”与“已千行”形成鲜明对比,以夸张手法强化情感表达,突出女子离别时的极度痛苦。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展现女子与郎君感情深厚,即将到来的分离让她难以自抑,仿佛所有的悲伤都在这一刻倾泻而出,使读者如临其境,真切体会到她内心的不舍与哀伤。

三、深入心理,展现忧虑

1.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深入女子内心,展现其复杂情感。一般离别之人常忧书信不通,女子却“不愁书难寄”,她更担忧的是“鬓将霜”。时光在等待中流逝,她害怕在漫长的分别岁月里,自己青春不再,容颜老去。这体现出女子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恐惧,以及对离别的深深忧虑。郎君远行,归期未定,她不知要独自面对多少个日夜,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鬓角,而郎君能否如期归来,一切都是未知,这种不确定性加重了她内心的不安。

2. 对爱情的执着与担忧:此句从侧面反映出女子对爱情的珍视与执着,她害怕时间会冲淡感情,害怕在等待中失去郎君。这不仅是对自身容颜变化的担忧,更是对两人爱情能否经受住时间考验的隐忧。

四、直抒胸臆,表达期盼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女子直接表达内心期盼。“望怀白首约”,希望郎君牢记两人白头偕老的约定,这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誓言,体现女子对这份感情的坚定信念。“江上早归航”,祈愿郎君早日乘船归来,一个“早”字,饱含着她无尽的思念与急切盼望之情,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使女子对郎君的深情与期盼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她对团圆的渴望。

五、艺术风格

1. 语言质朴:整首诗语言简洁质朴,无华丽辞藻堆砌,却用最平实的话语传达出最真挚的情感,如“妾泪已千行”“江上早归航”等,通俗易懂又极具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2. 情感细腻:诗人通过对女子动作、神态及心理的描写,将女子送别时的不舍、痛苦、担忧、期盼等复杂情感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情感细腻入微,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女子内心的波澜起伏,仿佛能看到一位泪眼婆娑、满心忧虑的女子伫立在江边,目送爱人远去的画面。

……

解析:

1.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