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道德眞经集注卷之一,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颍滨苏辙曰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

美且善者岂信美且善哉

陆佃曰美至於无美天下之眞美也善至

於无善天下之眞善也眞美斯离天下皆

知美之爲美眞善斯散天下皆知善之爲

刘泾曰妙名立则美善生矣徼名立则恶

不善生矣

叶梦得曰不有恶也夫孰爲美不有不善

也夫孰爲善美生於恶则美亦恶矣善生

於不善则善亦不善矣

清源子刘骥曰混沌未判万象同体二炁

既分物物爲对既谓之美纯朴已残必有

恶爲之对既谓之善则情性已离必有不

善爲之对

黄茂材曰天下之所谓美不足以爲美天

下之所谓善不足以爲善然则何以爲美

且善知乎此者可与入道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

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後之相随

御注曰大易未判万象同体两仪既生物

物爲对此六对者群变所交百虑所生殊

途所起世之人所以陷溺而不能自出者

也无动而生有有复归无故曰有无之相

生有涉险之难则知行地之易故曰难易

之相成长短之相形若尺寸是也高下之

相倾若山泽是也声举而响应故曰声音

之相和形动而影从故曰前後之相随阴

阳之运四时之行万物之理俄造而有倏

化而无其难也若有爲以经世其易也若

无爲而适己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天

之自高地之自下鼓宫而宫动鼔角而角

应春先而夏从长先而少从对待之境虽

皆道之所寓而去道也远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此六事者因矜美善动

入有爲有爲既彰偏执斯起偏执则残贼

互生物失其性

涑水司马光曰凡事有形迹者必不可齐

不齐则争争则乱乱则穷故圣人不贵

颍滨苏辙曰彼不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

声音前後之相生相夺皆非其正也方且

自以爲长而有长於我者临之斯则短矣

方且自以爲前而有前於我者先之斯则

後矣

临川王安石曰有之与无难之与易高之

与下音之与声前之与後是皆不免有所

对唯能兼忘此六者则可以入神可以入

神则无对於天地之间矣

陆佃曰有无者以言乎其道难易者以言

乎其德长短者以言乎其体高下者以言

乎其位声音者以言乎其交感前後者以

言乎其终始此势之然也

刘泾曰得鹿者俄失之失马者俄得之得

失无端相生之类也水者不车陆者不舟

巧拙无端相成之类也冥陵朝菌寿夭无

端相形之类也王公乞人贵贱无端相倾

之类也梦饮酒者旦而哭泣哀乐无端相

和之类也婴孩少壮老耄死亡无端相随

之类也

清源子刘骥曰美或爲恶善或爲不善是

犹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

高下之相倾声音之相和前後之相随此

六对者可否相因终始反覆非天下之至

正也昔之所是今或非之今之所弃後或

用之经所谓正或爲奇善或爲妖

是以圣人处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御注曰处无爲之事庄子所谓无爲而用

天下也行不言之教易所谓以神道设教

而天下服也爲则有成亏言则有当愆曾

未免乎累岂圣人所以独立於万物之上

而物之所不能累欤

碧虚子陈景元曰无爲非拱默也谓圣人

美善都忘灭情复性自然民任其能物安

其分上下无扰故云处无爲之事理契言

忘故曰行不言之教

颍滨苏辙曰当事而爲无爲之之心当教

而言无言之之意夫是以岀於长短之度

离於先後之数非美非恶非善非不善而

天下何足以知之

王雱曰夫圣人无心以百姓心爲心虽事

而未尝涉爲之之迹虽教而未尝发言之

之意故事以之济教以之行而吾寂然未

始有言爲之累而天下亦因得以反常而

复朴也夫惟无累故虽寄形阴阳之间而

造化不能移彼六对者乌能扰之哉

陆佃曰夫圣人处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将以使人冥於眞善混於眞美复归于朴

而与天地造物爲友者矣

清源子刘骥曰圣人体道在己其用心不

劳其应物无方

黄茂材曰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

天下事物莫不皆然圣人与人混处其中

亦岂能舍是哉其处事也无爲而爲其行

教也不言而言

程大昌曰此章之指正恶夫好尚外形而

人得仿以爲僞也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不

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御注曰万物并作随感而应若监对形妍

丑毕现若谷应声美恶皆赴无所辞也故

曰作而不辞自形自化自生自色各极其

高大而遂其性孰有之哉故曰生而不有

??万物而不爲戾泽及万世而不爲仁覆

载天地雕刻衆形而不爲巧故曰爲而不

恃四时之运功成者去天之道也圣人体

之故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认而有之亦

已惑矣故曰功成不居有居则有去古今

是也在己无居物莫能迁适来时也适去

顺也何加损焉故曰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碧虚子陈景元曰作动也圣人在宥天下

无事无爲故百姓耕而食织而衣含餔而

熙鼔腹而游乐其性分而动又万物自生

卓然独化不爲已有群品营爲各适其性

不恃己德功成事遂道洽於物心游姑射

之山不居万民之上此圣人之全德也夫

圣人功同造化使万物咸得其极而忘名

忘己不以寳位爲己有故民莫觉莫知是

以其道不丧其德不去也

颖滨苏辙曰万物爲我作而我无所辞我

生之爲之而未尝有未尝恃至於成功亦

未尝以自居也圣人居於贫贱而无贫贱

之忧居於富贵而无富贵之累此所谓不

居也我且不居彼尚何从去哉此则居之

至也

王雱曰形名已降莫不代谢惟道无体物

莫能迁圣人体道故充塞无外而未尝有

物应接万变而未尝有心如是则岂以适

然之事揽以爲己功而固有之哉夫然後

离六对之境絶美恶之名越生死流处常

住法也持此心以涉世则功名虽高岂有

充满之累乎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辞拒也圣人之

道犹太空万物动作岀没往来於其中任

其自爲未尝辞而不受纳而乆留生而不

有不以能生爲己有

叶梦得曰万物作吾与之作而不辞生吾

与之生而不有方其爲时固不自恃适然

成功吾何认而居焉此圣人所以由乎道

而终无名也

不尚贤章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爲

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御注曰尚贤则多知至於天下大骇儒墨

毕起贵货则多欲至於正昼爲盗日中穴

阫不尚贤则民各定其性命之分而无夸

跂故曰不争不贵货则民各安其性命之

情而无觊觎故曰不爲盗人之有欲决性

命之情以争之而攘夺诞谩无所不至伯

夷见名之可欲饿於首阳之上盗跖见利

之可欲暴於东陵之下其热焦火其寒凝

水故其心则愦乱偾骄而不可系道至於

圣人者不就利不违害不乐寿不哀夭不

荣通不丑穷则敦爲可欲欲虑不萌吾心

湛然有感斯应止而无所碍动而无所逐

也孰能乱之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曰我

四十不动心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人君之谦下雌静不

矜尚己之贤能则民之从化如风靡草柔

逊是守何有争乎经曰我无爲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难得之货爲金玉珠犀

也言上化清静民务耕织藏金於山捐珠

於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则民无贪盗之

心矣可欲者谓外物惑情令人生可尚爱

欲之心也而曰不见者非远絶不见也谓

不以见爲见而爲无爲也若乃人君见外

物而无可尚爱欲之心者是不爲色尘所

染则性源清静恬澹而复其眞一矣

涑水司马光曰贤之不可不尚人皆知之

至其末流之弊则争名而长乱故老子矫

之欲人尚其实而不尚其名也

颍滨苏辙曰圣人未尝不用贤也独不尚

之尔未尝弃难得之货也独不贵之尔未

尝去可欲也独不见之尔夫是以贤者用

而民不争难得之货可欲之事毕效於前

而盗贼祸乱不起

临川王安石曰尚贤则善也不贵难得之

货爲盗恶也二者皆不欲何也盖善者恶

之对也有善必有其恶皆使善恶俱忘也

世之言欲者有二焉有可欲之欲有不可

欲之欲若孟子谓可欲之谓善若目之於

色耳之於声鼻之於臭是不可欲之欲也

叶梦得曰民失其性不夸於名则溺於利

尚贤名也贵货利也孟子曰养心莫善於

寡欲故举是二者以见吾不示之所欲得

则乌有乱其心者哉

黄茂材曰不见可欲非闭其目而不之见

也物之交於吾前而动於吾心者甚多将

不之见其可得乎惟能见其无有可欲之

处然後不足以乱吾心毛嫱丽姬天下之

美也而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御注曰谷以虚故应监以虚故照管龠以

虚故受耳以虚故能听目以虚故能视鼻

以虚故能齅有实其中则有碍於此圣人

心虚则公听并观而无好恶之情腹实则

赡足平泰而无贪求之念岂贤之可尚货

之足贵哉志者心之所之骨者体之所立

志强则或徇名而不息或逐货而无厌或

伐其功或矜其能去道益远骨弱则行流

散徙与物相刃相靡胥沦溺而不返圣人

之志每自下也而人高之每自後也而人

先之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是之

谓弱其志正以止之万物莫能迁固以执

之万变莫能倾不坏之相若广成子者千

二百岁而形未尝衰是之谓强其骨

清源子刘骥曰虚其心者物我兼忘也实

其腹者精神内守也物我兼忘则欲虑不

萌而志自弱矣精神内守则形体充实而

骨自强矣弱其志则贵乎无知强其骨则

贵乎无欲故常使民无知无欲也

黄茂材曰老子之道深戒乎强今强其骨

何也戒乎强者恶其与物争也强其骨者

自强也

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无爲则无不治矣

御注曰辩者不敢骋其词勇者不敢奋其

忮能者不敢矜其材智者不敢施其察作

聪明务机巧滋法令以盖其衆圣人皆禁

而止之此所谓使夫知者不敢爲也圣人

之治岂弃人絶物而恝然自立於无事之

地哉爲出於无爲而已

清源子刘骥曰圣人之道虚无自然不可

爲也爲者败之执者失之故使夫知者不

敢爲也爲无爲则其爲出於不爲自然之

妙用无不治矣此庄子所谓游心於淡合

气於漠顺物自然无容私焉而天下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别笑!本尊的灵宠是吃货

逆道诛天

出马秘录,抬手镇压山狐野鬼!

木子也是我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风在吹的地

天榜

乘风御剑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陈喵呜

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

喜欢蜜袋鼹的周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