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混元圣纪卷之三与三,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居静处精思斋室丹书万卷不如守一常以

虚爲身以无爲心无身之身无心之心可谓

守神守神玄通是谓道同其犹高山大泽非

欲虫鱼鸟兽而虫鱼鸟兽归之人能虚无无

爲非欲爲道道自归之矣余见西\/异经乃授喜太

阳金眞九链之法谓之九室存思第一无邪

思第二正身思第三致政思第四大正思第

五极正思第六身正思第七正眞思第八洞

玄思第九大洞思入此九室行此九思即与

太阳合形同臻於道喜皆得其秘再拜稽首

敬佩玄?

论曰圣言至简元理不繁如上所述乃关

尹累日恳请太上玄机酬答之言纂集其

要以示来世非一朝一夕之谈也

喜於是力辞去官十二月二十五日奉邀老

君归其家他日请曰蠢愚不知所问愿请益

老君曰子欲修身养性行道纪形结气成神

终始无穷者莫先乎静故天静以爲定神静

以爲变人静以爲生将静之时反听内观心

不妄念口不妄言形不妄动无色之色爲之

见无声之声爲之闻无味之味爲之甘不言

之言爲之教神景爲之降福德爲之臻和气

爲之应矣子欲静神先沐浴斋戒二十五日

然後精链己身魂魄和平乃可入室入室之

后或丹蛇来着子心或王母来降或道身应

现此皆身中之神试子耳但勿惊怖有问勿

对有所伤犯亦勿爲惧但安心定意其物自

去经二十五日四十五日六十日八十五日

一百五日一百二十五日一百五十日一百

八十日并有神来皆是试子但安心勿对不

能爲害若生怖惧爲试不过则失道矣戒之

愼之一百八十日後室内自明安危存亡之

事无不预知身中宫府一一显见二百八十

日後衆病皆除一年之後瘢痕皆灭千日之

后形神俱妙爲眞人矣即授喜妙眞内解并

太清上清三洞眞经灵寳符图太玄等法俾

教至精仁者羽化神仙令母断絶喜稽首礼

谢乃谓喜曰吾重告尔古先生者即吾身尝

化乎竺乾今将返神还乎无名绵绵若存今

吾逝矣亦返一原老君将欲西适喜叩头乞

请侍行老君曰吾游乎天地之表戏乎玄冥

之间四维八极上下无边子欲随吾乌可得

焉喜曰入火入渊入地上天灰身没命愿随

大仙老君曰得道之士目能洞视耳能洞听

变化不测隐显莫定尚未能随吾远适子虽

骨相合道法当成眞然受道日浅未能通神

安得变化随吾圣身喜再拜曰通神变化之

道可得闻乎老君曰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

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

之死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

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故难穷难终有形者

其巧显其功浅故随起随灭知幻化之不异

生死也始可与语变化之道子能精修此道

体入自然斯可与子行化诸国再越二十八

日喜复焚香再拜请曰喜幸闻至道欣喜难

言愿赐着书阐扬道?以诏後世老君曰善

汝应爲衆眞之长当於此宛利天下弃贤世

界传弘大道即以道德五千言授之曰吾此

文未尝轻以授人凡经千载方一传尔子其

勉之喜拜受欣跃持诵奉行道成矣遂传後

学云

按刘歆七略刘向雠校中老子书二篇太

史书一篇臣向书二篇凡中外书五篇一

百四十二章除复重三篇六十二章定着

二篇八十一章上经第一三十七章下经

第二四十四章此则校理之初篇章之本

者也但不知删除是何文句所分章何处

爲限中书与向书俱云二篇则未校之前

已有定本参传称老子有八十一章共云

象太阳极之数道经在上以法天天数奇

故有三十七章德经在下以法地地数偶

故有四十四章而葛洪等不能改此本章

遂灭道经常无爲一章继德经之末乃曰

天以四时成故上经四九三十六章地以

五行成故下经五九四十五章通上下经

以应九九之数严君平乃云阴道八阳道

九以八行九故七十二章上篇四十下篇

三十二其彼章全与河上公不合此又出

自君平无所依据今检类衆本有依文连

写者亦有分题八十一章若古诗之章句

每章分别於文爲繁则其所择科段可了

不复每章皆题也谨按列子引谷神不死

称爲黄帝书曰则五千之字或有旧书故

老子亦云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亦其义也是以孔子谓述而不作信而好

古窃比老彭之叹今检他书所引老子或

曰玄经及韩非之述谓老子与今见行之

本文字微有不同犹论语之有齐鲁尚书

之有古今闻见异辞未足怪也唐傅奕考

核衆本勘数其字云项羽妾本齐武平五

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塚得望安丘之本魏

太和中道士寇谦之得河上丈人本齐处

士仇岳传家之本有五千七百二十二字

与韩非喻老相参又洛阳有官本五千六

百三十五字王弼本有五千六百八十三

字或五千六百一十字河上公本有五千

五百五十五字或五千五百九十字并诸

家之注多少参差然历年旣乆各信所传

或以他本相参故舛戾不一史记司马迁

云老子着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但不

满六千则五千余矣今道家相传谓老子

爲五千文盖举其大数矣唐陆希声道德

经传叙云大道隐世教衰天下方大乱当

是时天必生圣人圣人忧民之不底于治

而扶衰救乱之术作周之末世其几矣於

是仲尼阐三代之文以扶其衰老氏据三

皇之质以救其乱其揆一也盖仲尼之术

兴於文文以怡情老氏之术本於质质以

复性性情之极圣人所不能异文质之变

万世所不能易也易曰显诸仁以文爲教

之谓也文之爲教其事彰故坦然明白坦

然明白则雅言者详矣易曰藏诸用以质

爲教之谓也质之爲教其理微故深不可

识深不可识则妄作者衆矣夫老氏之术

道以爲体名以爲用无爲无不爲而格於

皇极者也杨朱宗老氏之体失於不及以

至於贵身贱物庄周述老氏之用失於大

过故务欲絶圣弃智申韩失老氏之名而

弊於苛缴刻急王何失老氏之道而流於

虚无放诞此六子者皆老氏之罪人也而

世因谓老氏之指其归不合於仲尼故訾

其名则曰搥提仁义絶灭礼学病其道则

曰独任清虚不可以爲治於戏世之迷其

来远矣是使老氏受诬於千载道德不行

於当时良有以也且老氏本源天地之始

历陈古今之变先明道德次说仁义下陈

礼学之失刑攻之?言其驯致而然耳其

秉要执本在乎情性之极故其道始於身

心形於家国终於天下如此其备也而惑

者尚多云云岂不谓厚诬者哉伏羲氏画

八卦象万物穷性命之理顺道德之和老

氏先天地本阴阳推性命之理原道德之

奥此与伏羲同其原也文王观太易九六

之动贵刚尚变而要之以中老氏察太易

七八之正致柔守静而统之以大此与文

王通其宗也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道

斯民以仁羲之教老氏拟议伏羲弥纶黄

帝冒天下以道德之化与孔子合其权也

此三君子者圣人之极也老子皆变而通

之反而合之研至变之机探至精之归斯

所谓至神者矣而王弼以爲圣人与道合

体老氏未能体道故阮籍谓之上贤亚圣

之人盖同於辅嗣岂以老氏经世之迹未

足充其所言耶斯不然也呜呼圣人之在

世也有有迹有无迹故道之不行也或危

身历聘以天下爲其忧或藏名飞遯示世

故不能累有迹无迹殊途同归斯实道义

之门非徒相反而已然则仲尼之所以出

老氏之所以处老氏之所以默仲尼之所

以语盖屈伸隐显之极也二子安能识之

哉司马迁统序衆家以道德经爲首可谓

知本末矣班固作古今人表乃诎老氏於

第三品虽其名可诎而道可贬乎哉且仲

尼亲见老氏叹其道曰犹龙乎从之问礼

诚无间然记传後世不能探其意是以异

端之说纷纷然盖述之者不穷其源故作

之者不尽其致噫斯传之不作则老氏之

?或几乎息矣今故极其微使昭然与群

圣人意相合有能体太道用其名执古以

御今致理如反掌耳自昔言老氏术者独

太史公近之爲治少得其道惟汉文耳其

他反传诡说皆不足取也

老君次年甲寅岁四月二十八日将於喜宅

南山阜上辞决昇天喜悲恋请留

老君所以未便适西复昇天者姑俟喜道

成同往化胡也

老君重告喜以除垢止念静心守一之?戒

喜曰千日之外可寻吾於蜀靑羊之肆矣言

讫耸身空中坐云华之上面放五明身现金

光洞照十方冉冉昇空光烛馆舍五色玄黄

良乆乃没喜目断云霄涕泪攀恋其日江河

泛涨山川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徧及四方

太微史记\/作紫微喜遂以老君所说理国修身之要

去奢灭欲之言叙而编之爲三十六章以将

昇西极之际所演故名西昇经焉

论曰老君所乗薄畚车历代寳之至今犹

存其昇天台在楼观之南今人相传呼爲

老君陵尔雅云小山曰陵时俗不知谓爲

陵墓且史籍之中并无老君死处唯庄子

云有秦失吊之语盖齐死生之寓言耳夫

帝王之墓曰陵混元退身吏隐以慈俭爲

本而此陵周回五里高逾十丈孰爲老君

爲之乎盖秦川谓陆地高敞曰原原曰陵

盖因混元於此陵昇天故以老君名也

当昇天之时五色光贯太微徧及四方昭王

问太史吉凶之证太史云当有圣人西去千

年之外声教返此昭王命志郊坛焉此乃西

化之兆也自昭王甲寅至汉永平果千年也

喜乃草楼清斋屏絶人事三年之内修链俱

毕心凝形释无有饥渴不畏寒暑穷数达变

之微形一神万之?悉臻其妙乃自着书九

篇号关尹子至丁巳岁即往西蜀寻访靑羊

之肆

老君以甲寅年昇天至乙卯岁复从太微宫

分身降生於蜀国太官李氏之家也已先勑

靑帝之靑龙化生爲羊毛体华洁色如靑金

常在婴儿之侧爱翫无斁忽一日失羊所主

儿啼不止太官乃遣守羊童於市肆间寻觅

得之尹眞人见而问之童子备言其故喜忽

感悟曰圣师之约其在是耶即嘱其童曰烦

爲我告太官之子云尹喜至矣童子如其言

入白儿即振衣而起曰令喜来前喜旣入其

家庭宇忽然高广涌出莲花之座老君化数

丈白金之身光明如日项有圆光建七耀之

冠衣晨精之服按九色离罗之帔坐於莲花

之上举家见之皆惊怪老君曰吾太微是宅

眞一爲身太和降精耀魄爲人主客相因何

乃怪耶尹喜匍匐歔欷悲啼踊跃喜慰无量

稽首言曰不谓庆会复奉天顔未审慈尊出

无入有起居安否老君从容告曰与子别後

何得何丧汝存道守一亦有益乎喜稽首曰

自奉秘要粗得其妙恩济祖先咸受无量之

庆老君曰善吾所以留子者以子居世深染

恩爱初受经诀未克成功是以待子於此今

子保形链气三年功毕已造其妙心结紫络

面有神光金名表於玄图玉札保於紫房炁

参太微解形合眞矣喜再拜稽首谢曰圣师

德重天地恩过父母天地能覆载喜不能令

喜得道父母能生育喜不能令喜长存老君

曰汝之玄分致然即令召三界衆眞时诸天

帝君十方神王洎诸仙衆倏忽之顷浮空而

至各执香花稽首听命老君勑五老上帝四

极监眞授喜玉册金文赐以文始先生之号

以道德五千言自喜传受方行於世故曰文

始先生也位爲无上眞人赐紫芙蓉冠飞靑

羽裙丹襡緑袖交带霓裳罗纹黄绶九色之

节及金童玉女各五十人居二十四天王之

上统领八万仙士喜降拜俯伏曰尘凡孺子

得遇大圣使枯骨再肉千生庆幸俾居则执

扫除之役行则卫仆御之徒喜之愿也喜之

荣也位号崇高礼文优渥顾何德以秪承敢

辞老君曰子慕道积乆隐德昇闻修链勤劳

玄功已遂非吾有私於子也子其勉之喜辞

不获乃再拜受命自此方得飞腾虚空叅侍

龙驾游行八方老君遂爲太官圣母说无阳

经其家长幼二百余口即时拔宅昇天老君

以太官家世积功德昇闻上天縁合昇举故

托化於其家

今成都府有靑羊宫及降生台元阳台之

址存焉翰林学士承?知制诰乐朋龟奉

勑撰其略曰原夫八十一天比太上之半

寿六百万岁当无始之初年道渺邈以难

穷体希夷而莫宄在无象无形之内居太

初太易之前二神贔屭以俱来凿开造化

三气氤氲而互进朴散胚腪玄黄流而未

凝清浊分而乍结道爲万气之祖德爲万

物之宗又云身驾德车轮转於混茫之外

手持寿柄指挥於开辟之前寂尔无爲淡

然自得化其不化则万物而皆成生其不

生则群生之尽遂又曰当其幽原旣开九

炁陶蒸而未已玄元大辟六虚流转而勿

休设不二之教门稽眞一之宗本前逍遥

於靑运靑运旣周後出没於赤眀赤眀复

毕九十九万亿岁贮在弹丸五千五百重

天藏於卵殻殷高宗御极之际周文王演

易之初神光流入於琼胎瑞气结成於金

骨不柝不副诞弥於八十余龄降瑞降生

过期者二万余昼足蹈不灭之理手执长

生之文俯窥溟涬之前下视浑沦之後随

机设教爲万古之楷模应变无方爲百王

之轨范故知大道者三教之冠冕上德者

百王之宗元靑羊肆者按本纪则太上玄

元天皇大帝第二降生之所也自殷道否

闭周德陵夷历藏史以同尘弃柱史而隐

迹东离魏阙西度函关乗靑牛宛转之车

驾白凤逍遥之辇徐甲执御从先帝以爰

来尹喜占风知道君之必至暂别而三千

甲子曾作赤童相逢而八百年龄永依黄

老潜传妙诀暗付微言重爲千日之期再

结一时之会暂朝元始却上天中之天永

奉宗师重归象外之象是勑靑帝之靑龙

化靑羊於蜀郡乗云紫於紫府降紫气於

王宫将停不嗄之声须及来斯之乳俄闻

喜至顿止婴啼爰从赤子之身却变白头

之士云云铭曰洪源肇开浩劫无际恍惚

大道希夷象帝太初能隐太始来继玄黄

在殻清浊未蜕天地之前亿千万岁设教

随机应变无滞三皇益明五帝增睿率土

皆泰群生咸济楼观发轨函关挂轊罽賔

阐化身毒布惠无状之状无声之声去莫

可送来莫可迎强字之字强名之名太虚

之上黄金爲城杳冥之内白玉爲京焕赫

亡极牢笼八紘万国同酌百川成倾莫得

而竭莫得而盈浅而行者长居利贞深而

行者永致太平又曰凿开天地刳剔胚腪

把捉日月包裹乾坤万象俱尽唯道独存

三教争长惟道独尊唐中和四年九月勑\/西川节度使立碑靑

羊宫见\/今犹存

混元圣纪卷之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别笑!本尊的灵宠是吃货

逆道诛天

出马秘录,抬手镇压山狐野鬼!

木子也是我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风在吹的地

天榜

乘风御剑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陈喵呜

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

喜欢蜜袋鼹的周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