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经集注启讃序
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皇经集注启讃序,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猷副元帅和应善天尊制
原夫大道无刑妙万物而资始至眞罔象摄
群心而自归机若洪锺扣之立应邈哉上圣
至诚遂通恭惟
本行经者
玄皇之秘言穹昊之枢要浮黎眞境纪谈授
道之初紫微上宫显露缄藏之迹实诸天之
隐韵乃大梵之仙章八角垂亡本由於宸翰
千眞列卫普度於人灵年刼孰究世数莫知
盖大地衆生迷谬丧失眞源自坏刑体耽惑
情慾不能洗涤圣文遂隐今日崑山玉显巨
海珠分获覩琼文伏增惊叹所谓幽囚重系
慕妙义以荐原痼疾沉痾仰德音而顿愈昏
衢惠炬溟渤舟航保国宁家济生度死金编
玉轴浩渺难量非慕眞风曷契斯理聊叙大
要以化未萌云耳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前序
道本无言诸经皆眞圣唾迹但因言显道文
亦圣贤之所不废自三才分名教立理本一
致谬妄者或歧之歧之非是也元始坐照
於诸劫之先当时至运会诸眞问
玉帝行因遂说是经廼法品最尊灵文第一
自来经书无有及此者眞文隐奥不事奇丽
梵对而旨自难穷诸圣所不能言思议所不
能到此经括尽明若掌臣张仲事文中古供
职於周只承
上帝即闻此经愿终宝持 帝偶较人间功
过録臣仲在忠孝之途 命掌化九天编辑
此经经中玄藴益得饱味惜世观经者不能
体圣意契玄旨谬刊讹传言韵或误遂分洞
玄高上二名各执私见以传习大悖说经之
意甚至胶柱狂诞之徒或不信此经或以爲
因袭他典或无知强觧皆不知是经之尊而
罪福报应不可逃也其过何可言臣仲不忍
盛典之失传惜尘俗之愚谬误犯无知不闻
大道奏承
帝命使仙眞解经说义流传凡世作穷经之
关钥爲人道之梯阶庶圣经法航可济久溺
之流玄宗妙药易医积沉之病闻经悟道永
无妄议应机识眞终免轮沉三千大千界界
悉太和之域从刼至刼代代爲乐利之场求
道必得无愿不成是经功德斯无负矣谨序
九天开化文昌梓橦帝君臣张仲顿首百拜
原道
南极遐龄老人臞仙撰
臞仙曰稽夫道教之源昔在混茫始判人道
未备天命我
道祖轩辕黄帝承
九皇之运秉六龙以御天代天立极以定三
才当是时也天地尚未昭晰无有文字结绳
以代政无有房屋巢居以穴处无有衣裳结
草以蔽体无有器用汗尊而杯飮我
道祖轩辕黄帝始创制文字制衣服作宫室
制器用而人事始备今九流之中三教之内
所用之文字所服之衣裳所居之房屋所用
之器皿皆
黄帝之始制是皆出於吾道家
黄帝之教焉且夫老子谓生天生地生人生
万物必有所生者曰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强字之曰大故曰大道其教曰道教世方有
道字之名以是论之凢言修道学道者是皆
窃老子之言以道爲名也岂非老氏之徒乎
又若老子所谓玄之又玄爲衆妙门玄妙二
字又皆窃之爲名用之於经者是皆用老子
之言也又若庄子书曰有大觉而後知圣人
此大觉二字乃庄子所立之名徵宗取之而
封金仙其经皆用之是皆出於吾道家之书
黄帝老庄之教也
皇经注绪前序
道之一字 三教同尊称之廼妄诞狂流目
道爲二乘是不知道也 玉帝 三教同尊
事之盲徒或称爲天主议其不尊是不考
玉帝本行根由也 帝修德无量功成不毁
位至尊名最胜统万天包 三教御三千大
千历劫自如儒家称爲上帝佛家号曰燃灯
道号玄主尊贵无伦睹是经则知 帝妙行
可破千古之疑万种之惑惜不知者未契经
文犹有妄议不能了悟增罪愈深岂识人生
本於道宰於上帝明心於圣训若轻帝慢\/天毁谤经
文皆不明大道是背本忘亲不达生成之自\/也臣嵓慨此已久故序於经注之首以示戒
纯阳警化孚佑帝君臣吕嵓顿首百拜序
皇经集注再绪前序
道之有经如天之有日月国之有典章覩日
月面墙之弊可免遵先玉之法而过者未之
有也则崇信眞经岂非入道之准的乎况此
经 元始亲传 玉帝诸神承宣 三教最
上品大圣秘密言在在宜尊刼刼当重但无
言之道此经已作文具又何用注解哉然经
以文言自得道者观之耳未得入门正深借
於此矣不然渡河无筏焉得到岸嗟嗟舍经
求道非也执经爲道亦非也以心观经以经
验心心融神会此天宝灵章固在我性分中\/眞明不至泥文矣奚有二病哉
长春辅化明应眞君臣丘处机顿首百拜
皇经集注前四序
道之大 玉帝之尊皇经圣玄奥臣震知之
已久世多昧而兴妄议将以道可离天可亵
圣经可轻耶岂知道有经即性有此身天有
帝即身有天君耳无幻身则性无所附而妙
不彰非天君则身无主而形爲虚身心不可
无则 帝恩可不报经功可不信哉但信经
非徒以文惟神会以心耳眞得不忘则妙果\/成矣
雷霆大元帅臣邓天君顿首百拜恪序
三讃 臣邓天君稽首言
讃 大哉至道 无宗上眞
道 卓尔三教 惟此独尊
讃 皇矣玉帝 三教无伦
帝 沙界浩刼 永皈至尊
讃 皇经盛典 微妙甚深
经 三教括尽 法品最尊
皇经集注初纂前序
宣圣不言神而只事 上帝儒者讳谈玄而
敦尚心学 上帝固儒家之不敢慢矣卒无
观道经会玄旨融三爲一者岂意专立门耶
抑行道而不暇耶吁亦隘矣事不在於徇名
道惟贵於实益玄经非矣何以言道是矣又
何殊於儒而可拘拘哉臣洪先幼习孔训尝
及玄典恍若有得未敢輙是迨长捷龙头居
金鸾坡得备览 三教书益知莫尊於道莫
深於玄三教语莫胜於皇经如菽粟布帛
之不可少奥意难规诸仙注不可不传因寄
迹方外虔辑成卷惜弱躯日驘未及刊布後
遇山东济南隐客周云清氏讲玄经修道藏\/遂托友人天拙子记愚言以付之
明万历十三年冬前状元方隐臣江西罗洪先叩序
皇经集注纂序
道之难言久矣臣玄贞蒙尔蠧质草莽下士
何足知道而修玄藏集皇经编注耶以蚊负
山徒见其不胜任已但大道不遗於卑陋下
学亦可以知言玉经虽玄诸仙明解适罗太
史付愚不汇入藏是秘天宝叅入又於见未
安惧劣质管见不能联仙旨融注意嚼饭旁
付令人呕哕使道味至趣爲某调乱则罪益
甚矣呜呼述者之明世亦希觏臣愚陋而僣
述者之事宜无功而取罪也然志在行道罪
我之议孔子不辞愚何人斯敢避罪而不述
己成之论耶若重道英流观某管见而怜之
继爲发明以宣此经之义是编爲不徒矣谨\/序
明万历十五年讲修道经臣山东周玄贞百拜
皇经集注誊録序
行道扬名以光先人世所谓忠以成孝古今
相袭之道也臣静粹幼业儒虽知天帝之
尊行道不在功名寔知所未逮矣後从玄师\/周云清修道藏供书
务观皇经注廼知三教一理性道无二此经\/直指玄要悟此则道尽遂僭序卷首以自勉
明万历十六年夏京都奉道臣王静粹叩书
诸义考目
道源考
道本无象无名孰究其源奚从而考自
元始分化太虚孕妙有道之秘彰名因以立
眞一含三三教峙焉有无终始不外五行刼
刼相生圣圣相承皆道也纵有跳出三界不
在五行亦不免爲成道之人耳固道之所由
显道家之名所自来矣故寻经源先考此
经源考
经以载道度世慈航诸经皆圣眞法言无非
至理但此经演自 元始化本 玉帝
元始爲三教之首 玉帝爲万法之宗此经
至玄极妙独冠三教又爲诸经之玉浩刼常
存演从无始秘之玄天韫在玉笈字非凢品
广长一丈光彻无量天眞皇人应时按笔书
传世间此经之所由宣布故续道源以继考
玉帝万法教主圣祖玄师岀处世系考
师以度世破迷拔苦传道授经开来継徃大
道玄师统三教包万法居天中之天爲圣中
之圣无始无终本莫穷其自在万象之先但
道妙分眞现生光严妙乐国中廼徃昔刼中
化显也世人观天道阳明阳主施其机常张
尊帝曰张大帝迷徒不达此埋妄以今北直\/隶眞定府行唐张氏族爲
玉帝之後岂知行唐张族廼张果之支裔张\/仙之後也奚可混作一论哉此姓氏世族之
考耳若论世系\/玉帝爲大道之首分浩刼之古祖焉有死生
姓名耶若\/玉帝圣后圣子眷属皆化光严太子时宫眷
帝复登昇宫眷悉证道耳要之\/帝后宫眷非实女身皆天至眞爲度群生显
化女身经已言之即佛成道妻子证圣也目\/玉帝爲道祖累刼衆生万类皆天地之生意
道脉之支分孰非\/玉帝之眷属统系若
大罗宫眷证道後皆天眞圣身如文殊掌无\/垢世界龙女成道而化男身义同今之僧
道世人不观此埋妄以爲\/玉帝有宫眷有轮回爲二乘果岂知诸天可尽
三清境大罗天无尽诸天帝轮回\/玉帝不轮回盖
玉帝廼道身道无穷玉帝岂有穷乎信乎\/玉帝最上一乘诸佛之师万天之王宫眷皆
道化之妙意矣玄系之畧若此学者勿妄\/论请详是考
刊经功德考
太古经无纸笔方策记之蒙恬蔡伦造纸笔\/载经书後高士刊板印记功德又加倍世之
迷徒旁门不知恬伦受福於兜率天以兹二\/人有地狱之报二人之游冥府从
太乙救苦天尊\/冥主地藏菩萨执经入地府化度邪说罪人
耳二人岂有地狱之苦哉功德甚大刊经演
教之品也
持诵施经讲注寳益考
持诵讲觧心要至诚一无染着贪妄功德如
经中语印经施舍功德又大以其广布法品
若轻经谤经污损经典罪亦深重勉之戒之
勿负圣贤之教
玉帝圣号同异考
玉帝圣号崇自浩刼前中古复尊上重称讃
耳世主好道感
玄恩各就所见闻所皈重事与时会功以世
显随其彰着人人共覩听者敬上诸神之号
以定称谓玉帝有四一太微玉帝汉武帝上
太薇垣星主号也二梵天玉帝汉宣帝上天
市垣帝主号也三焰华少微玉帝汉哀帝上
先天定位号也四紫极玉帝汉光武上後天
乾号也皆非此玉帝此玉帝号昊天金阙无
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眞玉皇上帝又曰
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诸天永不毁沦
世不详考谬谓帝即帝释不知玉帝名号各
有不同其四玉帝俱属高上玉帝统御今言
四帝天皇同列者亦非是玉帝达天者详之
玉帝御莅推极考
葛仙翁曰世界之天所见皆同儒家言一天
地一上帝道教言三十亿万大法界界有三
十六天天各有帝俱属高上玉帝统摄释教
言三千大千世界界有三十二天界各一玉
帝三教之论若殊然言一天者天外言太虚
称其不可穷言三十亿万自是之外亦言不
可思议言三千大千者自此之外亦言无尽
量故儒言顺帝之则又曰圣希天天体无穷
至元会运世此理亦在是以上帝爲不变迁
也道言高上虚无眞帝不毁佛言眞如自在
永不退转是俱言玉帝无毁沦也故言一天
者非遗大也举总名而言之与玄释不二矣
言三十亿万三千大千非谬说也析分数而
言与儒者相同矣至於释言各一玉帝一界
各一极也道言共此玉帝衆界同一无极也
曰太虚曰不思议曰无尽量皆知道不变玉
帝常在耳苟以世界分而谓玉帝殊岂以无
极之理有二乎或以元会迁而上帝毁岂无
极之理有坏乎知道不坏则玉帝常在信矣\/毋持魔说以谤圣
玉帝清微天界考
王重阳曰清微天之最上玄微处即道家所
谓种民天儒家所谓冲漠之表苍苍不毁释
教所谓不退转之地今禅之杂文内误言玉
帝在须弥山顶廼日月天四王天或有毁坏
惟弥勒内院爲不退处又言弥罗垣又言弥
来园此三个异名是道经无上元君分出即
弥罗玄眞境玉帝所居清微天也其日月四
王天盖太微玉帝之居非此大天尊高上玉
帝也故道经言玄谷山顶有帝君上礼玉皇
大天尊玄谷山即禅家须弥山日月天主管
理此天之神即今帝都京兆尹也是以释经
言如来说法帝释张盖即此时状元及第金
殿传胪礼部举觞京兆尹张盖以示朝廷旌
贤之意邪流遂以张盖之帝释爲高上玉皇
是以张盖京兆尹爲皇帝也其谬甚矣惟讹
谬若此斯杂文中言崑仑山有八处不知方
向虽有八极八极总有一西北西北乾首崑
仑儒家所谓天柱地维即道之玄谷山释之
须弥山岂有八个之理世人讹言已久故因\/考清微天界并言而戒误论者
玉帝尊次考
刘海蟾云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道家先
三清者先虚无而後妙有所谓无极太极非
有尊卑之殊在释教即燃灯古佛显化释迦
佛身禅家先佛而後玉帝即外国尊其主而
後中国皇帝之义也若考道之尊处金轮经
云玉斗\/玄尊命驾神游上极前行五星爲使者後
以释梵作威仪释梵仙佛菩萨也帝信三清
与佛者显身度衆生使皈道也世流妄分乘
位不考源流以玉帝爲次尊是世人有大於
帝王者矣甚至以三清佛尊比太上皇又悖
玉帝先後显化之意而以异姓异号拟父子
其罪尤甚噫世不能无玉帝犹生必有宗祖
父母也谤上帝而别立门户是舍宗祖父母
而自尊也奚可哉
玉帝号称利益考
蓝采和云人知尊上帝不称玉帝宝号儒者
或言诵之非是不知大孝终身慕父母非孟
子之言乎慕父母而心诚则爲孝子称帝号
而心诚永无过行岂不爲乾坤肖子哉践形
惟肖则天地皆归利益岂不大乎
皇经利益考
张紫阳云有帝王之兴必有帝玉之制守玉
制而过者未之有也况皇经心印廼道要心
宗体之则爲至圣岂止免过哉今人不信利\/益惟体会诵持未诚耳智者思之
帝经校録功过考
锺离子曰人物之生本於道皆自天帝而分
眞故善则德动天福自至即贫贱而安乐胜
於他人是眞福堂恶则自作孽天降殃即富
贵而凶咎是活地狱祸福有定随人善恶天
人交应捷於影响迷徒不信故功格言眞诵
皇经一部爲千种功德即升天堂眞诵者内
外总一言行合道不在口上念经惟在心心
实善善乎王灵官曰何劳妙手图吾像但愿
君心合我心能心合上帝则德福并懋廼眞
诵善功其余持诵经文戒口制心尊信论嵗
月虽有福德因其善之大小而应是又次矣
过格言不信此经堕入邪道以心不合道遂
作邪人也又言毁谤眞文身堕地狱不信者
惟闻经中功德信之不及尚爲小过毁谤则
废天章心作大业凶咎无边沦於阴恶罪不
可活故堕地狱途又言诋帝毁圣废神居裂
眞经顽恶无忌永受业禁祸及七祖毁谤则
口讪灵章言冐天威故罪在自己诋帝裂经
纵恶不悛身爲不善遗臭无穷亏体辱亲虽
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己身罪业岂有出期
祖亲之咎又何能赦不然国家设法禁罪人
可矣有夷三族灭九族者何也以罪犯过重
故延及亲族惟若此则爲法网虽延其余或
邪视经典或诵置不虔或持念讹慢或妄意
裁度或是此非彼或优彼劣此随其过之大
小又有一定之报在矣鸣呼帝之经当今之
法也不信王法律有明章不遵盛典岂无天
条惜人身难得至道难闻父母生我其劳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