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6集:培训效果评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的阳光比昨天更早地洒进车间,照在那些还带着夜露的玻璃表面,折射出一片细碎的银光。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前,手里捏着一份刚整理好的评估计划表,嘴角不自觉地翘了起来。

“这玩意儿可比培训方案难搞多了。”他嘟囔了一句,把表格摊开在桌上,顺手拿起笔,在“评分标准”那一栏画了个圈。

小周和阿梅一前一后走进来,手里都抱着一堆材料,脸上还带着演练过后的兴奋劲儿。

“刘哥,这是昨天那几组的数据汇总。”小周把文件堆在桌上,“你猜怎么着?有几个小伙子的表现,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哦?”刘好仃挑眉,“说说看,谁进步最大?”

“二班的小赵,本来是个慢热型,结果抽到‘设备故障’卡的时候,居然第一个冲上去排查问题,连老李都说他干得漂亮。”

阿梅也点头:“还有三班的王姐,她带的那组虽然操作失误了两次,但调整得特别快,团队协作能力明显提升。”

刘好仃听着这些反馈,心里像喝了口温水似的舒坦。他放下笔,抬头看着两人:“看来咱们这轮演练没白折腾。”

“可不是嘛。”小周笑着,“好多人都开始主动问问题了,以前得逼着他们学,现在倒像是被点着了一样。”

“人心动了,事就好办。”刘好仃笑了笑,“不过啊,现在才是关键时候——评估这块硬骨头,咱得啃下来。”

阿梅皱眉:“可评估方式这么多,测试、实操、打分……到底哪个最靠谱?”

“咱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个高低,而是看看大家到底学会了什么,哪里还缺火候。”刘好仃语气坚定,“你们觉得呢?”

两人点头,气氛一下子认真起来。

评估工作从早上九点正式开始。第一项是理论测试,考场设在会议室里,桌椅摆得整整齐齐,墙上贴着“认真作答,诚实守信”的红纸条幅,看起来有模有样。

“这阵仗,跟高考似的。”有人低声嘀咕。

刘好仃听见了也不恼,只是笑着说:“别紧张,这不是考试,是帮咱们自己查漏补缺。”

试卷发下去之后,整个会议室安静得只能听见翻页声和铅笔划拉的沙沙声。有人眉头紧锁,有人奋笔疾书,还有人偷偷瞄一眼旁边的人,被小周瞪了一眼又赶紧低头。

两小时后,测试结束,紧接着就是实操考核。

车间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模拟任务台,每组轮流上场,限时完成指定的操作流程,并应对突发状况卡。

“这次的状况卡我特意加了几道新题。”小周一边整理卡片一边说,“比如‘原料批次不符’‘客户临时改单’这些现实里常碰上的麻烦事儿。”

“对,就是要贴近实际。”刘好仃点头,“让他们知道,培训不是走过场,是真能用上的本事。”

实操进行得还算顺利,但随着评估人员陆续给出分数,问题也开始浮现。

“哎,怎么同样是处理设备故障,这边给85分,那边才60多?”阿梅翻着记录本,一脸疑惑。

“可能评判标准不一样吧。”小周挠头,“有的老师看重反应速度,有的更在意操作规范性。”

“这样下去数据没法比啊。”刘好仃皱起眉头,“咱们得先把尺子统一了。”

中午饭后,刘好仃召集所有参与评估的人员开了个小会。

“各位辛苦了。”他开门见山,“咱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了解员工的真实水平,找出培训的成效与短板。但目前来看,大家的标准不太统一,这样出来的结果可能会误导我们。”

“我也发现了。”一个负责实操评分的老员工开口,“比如有个小伙子操作很熟练,但安全意识差点,我给了70分,另一个老师直接打了90。”

“这就是问题所在。”刘好仃点头,“所以我们得先定个相对统一的参考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葬神树

水上莲花

落难千金:做个村姑也很香!

十瑚

穿到七零,我成了全大院最靓的崽

吉一兮

丧尸也怕三刀流

老柴酸菜牛肉面

小村姑换夫郎,渣前夫破大防

揍趴长颈鹿

表姑娘要去相看,世子他慌了

禹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