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7集:管理效果评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一的早晨,阳光照进会议室时已经不那么刺眼了,玻璃窗外的树影在桌面上晃动着。阿梅把电脑打开,屏幕上跳出来的是一张新鲜出炉的供应链评估数据图。
“上周的数据都整理好了。”她一边说,一边调整了一下椅子的位置,“评分机制运行得不错,核心供应商的准时率比上季度提升了12%。”
老李翻着报表,点了点头:“确实,至少现在没人敢乱接订单了。”
“但问题也来了。”王姐插了一句,语气有点迟疑,“有些厂子反馈,现在下单流程是规范了,可沟通起来反而没以前顺畅了。”
刘好仃正在泡茶,听到这句话后,他放下杯子,抬头看了王姐一眼:“怎么说?”
“他们说现在要走系统、填表格、等审批,有时候一个临时加单,光是流程就得跑半天。”王姐顿了顿,“之前虽然混乱点,但熟人之间打个电话就能解决。”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小周敲键盘的声音。
“这说明一个问题。”刘好仃走到白板前,写下了几个字:沟通成本上升。
“我们优化了制度,但忽略了流程中的软性环节。”他说,“数据是对的,但人也是链的一部分。”
“那要不要调整一下流程?”阿梅问。
“先别急着改。”刘好仃摆摆手,“我们要先弄清楚,到底是流程本身的问题,还是大家还不适应新方式。”
“我建议做个满意度调查。”王姐提议,“直接问问供应商和内部员工,到底卡在哪儿。”
“好主意。”刘好仃点头,“阿梅,你来牵头做这个调查表,分两个版本——一份给外部供应商,一份给内部员工。”
“明白。”阿梅立刻开始构思问卷内容,“可以包括响应速度、信息清晰度、流程复杂度这些维度。”
“还有情绪。”老李突然说,“有些人对这套新东西有抵触心理,总觉得我们在找他们的茬。”
“那就加上一条:‘您认为这套系统是否增加了工作压力’?”阿梅边说边记。
“或者换种说法。”王姐补充,“‘您认为当前流程是否影响了您的工作效率’?这样更客观些。”
小周笑着插话:“我觉得应该再加一句——‘您希望保留哪些原有操作方式’?说不定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老经验。”
“这个角度不错。”刘好仃笑了笑,“改革不是为了否定过去,而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你们先去准备问卷,我去仓库那边看看最近的入库情况。”
中午吃过饭回来,阿梅已经把两份问卷初稿发到了群里。
“我把问题控制在十个以内,避免让人觉得烦。”她解释道,“重点收集高频痛点。”
“我看了一下,很多厂子都提到了一点。”王姐指着手机屏幕上的预览版,“他们说系统太死板,不能灵活应对突发需求。”
“比如什么情况?”老李问。
“像临时加单、紧急调货这些事。”王姐回道,“以前都是靠人情和关系,现在必须走标准流程。”
“所以问题不是流程不好。”刘好仃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仓库记录,“而是我们还没建立起‘例外处理’的机制。”
“你是说……特例通道?”小周抬起头。
“可以叫‘应急响应窗口’。”刘好仃点点头,“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按部就班,我们需要一套快速反应的流程。”
“那要不要在评分机制里加一个‘应急响应能力’指标?”阿梅问。
“可以考虑。”刘好仃沉思片刻,“不过现阶段,先把这个窗口建立起来,由专人负责,确保不影响整体评分体系。”
“我可以来做这部分。”小周主动请缨,“我对系统比较熟,能快速判断哪些是可以走特例的。”
“那就交给你。”刘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不是开后门,而是建桥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