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圣纪卷之二与二
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混元圣纪卷之二与二,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观复大师高士谢守灏编
太上老君乃大道之宗祖三才之本根也太
极之先寥廓何有道源肇啓炁母混成澒洞
溟津兆朕胚腪中有眞精自然而生是爲神
明强名虚皇潜司玄化道运御世一炁分三
爲玄元始三炁混合氤氲渐着爲万象之端
莫知其先强目曰元莫知其初强目曰始故
曰元始天尊三炁相生九炁混合化生诸天
成就世界莫知其大强目曰太莫知其高强
目曰上首出无极仰之曰老宰而无我主之
曰君故曰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炁太上老君焉初自一
炁而分三炁是爲三天三炁合生九炁是爲
九天
自大罗天生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三清
境也自三天下生郁单天襌善天须延天
兜术天不骄乐天洞元天梵辅天清明天
无想天此九大梵天也九天又各下生三
天合三十六天其外诸小梵天悉系属於
此大梵天也九炁乃融炁炎炁演炁昊炁\/景炁道炁混炁洞炁浩炁也
次四种民天
犬极平育天龙变梵度天玉隆腾胜天太
虚常融天爲种民天亦曰种人谓开劫之
初降爲人种也释氏呼爲四襌天此天上
取太清境三千三百万亿炁下生八梵天
五千五百五十五万炁凡一炁三千里此
天出三界之上超阴阳之数故无年寿之
限水火风灾所不能坏也
次分三界
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也
次八梵天
始靑天靑元天始丹天太丹天始素天太
素天始玄天太玄天也
次人间世
北方清静世界东北长安世界东方纳善
世界东南用贤世界南方弃贤世界西南
仁静世界西方净行世界西北延贤世界
下置九地结爲山岳融爲海渎
第一垒润色泽地第二垒刚泽色地第三
垒脂色泽地第四垒润泽地第五垒金粟
泽地第六垒金刚铁泽地第七垒水制地
第八垒大风泽地第九垒洞泉无色纲维
地每垒一重土一重水一重风自上而下
也
阳精爲日阴精爲月分日月五行之精爲星
辰二炁交会则动植万汇更相産化
按开化置品经曰吾於无形无名蒙澒溟
涬之中开道玄黄分灵散炁从大罗下生
三境次生九天立九帝爲三寳之玄律二
十七天爲境界之修品三十六部爲三境
之玄根下爲三十六天之域宅次三十二
天三十二帝潜运开化下分三界傍贯璇
玑二十八宿五星躔度以明五方清炁上
腾重浊下凝下生九地中生九人天地人
物无不备焉故阳和正炁化生上圣高眞
柔和冲静之炁化生元君圣后仙妃玉女
刚烈英勇之炁化生天丁力士神兵将吏
阴阳五行之炁化生男女杂谬之炁化生
飞禽走兽咸承一炁万种不同随其化生
也
大劫之末九地之上至无色界三灾大作万
象消化种民天之上灾所不及元炁复合再
爲混沌历劫重开复命天人降爲人种爲君
爲臣洪道建法随时布化已经无量浩浩之
劫悉皆如是
按上清经云天圆十二纲地方十二纪天
纲运关三百六十度爲阳孛地纪推机三
千六百度爲阴蚀天纲三百三十日运关
一周地纪三千三百日推机一度九千九
百度爲天地炁交名大阳九大百六亦名
大劫大运也以数乗之大凡三百三十年
一度阳孛此爲小阳九之灾一百八万九
千年即天纲运关三万三千周地纪推机
三千三百度大运之交也夫天动地静阳
躁阴迟故有孛蚀之异耳此时天气穷於
太阴地气极於太阳阳极则孛阴极则否
阳极则其精化爲水阴极则其精化爲火
先焚爲大火次漂以大水上至九天之下
下至九地之内金玉消化毫末无遗然後
元气复合谓之混沌混沌再分则三天上
圣四天种民下世教化亦如此劫之初三
皇五帝相承而治矣如此变革总名爲元
炁离合老君历此离合之数经无量劫故
西昇经云动则有载劫自惟甚苦勤此之
谓也风俗通曰十千曰万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经十经曰垓十垓曰载
载者谓地\/不能载也又按九天生神章曰大运将期
数终甲申三官鼓笔料别种人考筭功过
善恶当分自赤明以来至上皇元年依元
阳玉匮受度者应二十四万人开皇以後
数至甲申诸天选叙仙曹空废官僚不充
依元阳玉历当依三代更料有心积善建
功爲三界所举五帝所保名在上天者取
十万人以充其任又当别举一十二万人
以充储官三官相应皆逆注种名谓合生\/四天爲
後劫种\/人也又九幽之府被东华靑宫九龙符
命使拔九幽男女死魂宿名有善功德满
足应受开度者取三十二万人以充甲申
驱除之後开大有之民劫历皆然悉禀命
於老君也
天地之状象类鸡卵元炁绕之如日之晕如
是天地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重
各於其中立天文地理运阴阳五行列神只
産万汇秉生成之柄鎭造化之原故在天爲
衆圣之尊在世爲万教之主谓之老子者道
之形也应旣不一号亦无量或三十六号或
七十二名或号九天上皇或号洞眞帝一君
或号高上玉帝或号长生大帝或号太平正
眞太乙妙炁皇君或号九玄帝君或号太千
法王或号九灵老子或号太上左玄眞人或
号上清金阙三洞妙经大法师或号高上大
法王或号玄一眞定光或号金阙後圣君或
号九老仙都君或号九炁丈人或号太上丈
人或号千二百宫君或号太平上景君或号
无爲父或号万物母其降生之时十方天神
空中称赞尊号有十曰太上老君圆神智无
上尊帝王师大丈夫大仙尊天人父无爲上
人大慈仁者眞元教主天人称赞亦有十号
曰无爲之君无上玄老太上老君高上老子
天皇大帝玄中大法师有古大先生金阙帝
君太上高皇虚无大眞人复有至眞无极大
道自然元始太上天尊道君无上天眞天老
天师黄老玄宗世师神人眞人仙人至人大
人道人圣人之号也以上自天眞以\/下号各二字
老君洞眞极圣本无常形消则爲炁息则爲
人或於太虚之中凝爲眞容体大无边相好
备足上无所攀下无所蹑或在云华之上身
如金色万眞侍卫百灵宗奉或坐莲花之内
建七曜玲珑之冠披九色离罗之帔项负圆
光照曜天地或处寳堂金殿珠玉帷帐万帝
朝礼神兵卫轩或金容玉姿黄裳绣帔或素
服玄冠乗朱鬃白马或下治十天封掌兆民
居太微勾陈紫房中爲天皇大帝或春化爲
上景君长九千丈建七精寳华之冠衣玄黄
二炁之服靑锦飞裙手执虎符坐七色之云
或夏化爲老翁戴九龙之冠衣黄纹之衣服
黄羽之裙手执金板立紫云之上或秋化爲
童子衣五色之衣或乗狮子或坐靑云或冬
化爲苍玄靑三色之光光明混沌更相缠绕
此则返金阙之炁更受链飞玄通晨之精也
或化身爲玄天大帝
经云八十二变爲眞武故佑圣眞君啓请
有云仰啓玄天大圣者北方壬癸至灵神
金阙眞尊应化身无上将军号眞武也
其神通自在随感则现能白能黑能方能圆
能屈能伸能修能短能老能少能一能万纵
横反覆厥体靡常或爲千二百老子应现诸
天或爲百八十道君接引凡世分灵散景倏
忽周徧而眞一之身湛然常寂常在太清太
极宫也老君尝以上和元年岁在庚寅九月
三日甲子化生於郁单北玄玉国天罡灵镜
山李谷之间上玄灵母九玄之房初母之始
孕梦玄云日月缠其形六气之电动其神遂
有妊旣诞之辰有三日并出乃以谷爲氏族
用曜景爲名一名弘字子光一名玄水字山
渊
上和乃天上之纪年也如赤眀朱灵清汉
天汉开皇上皇之类也而世俗之士秖知
甲子造於大挠年号始於汉武便以上和
等号皆谓之妄殊不知上天自亿劫以前
纪年不废世人无从而知耳自鬼谷子北
郭子张天师葛仙公等方引诸天之号以
配人间时代也不然则诸仙博古该今穷
幽宄微岂不知秦汉之前未有年号耶至
如开辟之初建立法度及世代因革悉由
上天数定时遣天眞降教以传人世耳非
世人能先天而肇造也学者详之
於是敛魂研魄守胎寳神録精鎭血固液凝
筋吞光饮霞咀嚼飞根内德圆充外累远判
形分百万变化无穷紫微上眞天帝玉清君
遣八景琼舆来迎以登上清宫授蘂刚丹玉
凤玺金眞玉光给神虎之符及飞行之羽朱
锦龙裙靑帔虎带戴圆容神冠受书爲金阙
後圣帝君
老君於龙汉元年分身於中央大福堂国出
眞文赤书以化其民民皆长生又於南极赤
明之国出火炼眞文故号洞阳之庭有流火
之池人炼其形皆成金色上置南昌之宫下
立朱陵之馆以主生成
老君以龙汉赤明上皇延康开皇五劫皆
运始靑丹光中灵素华玄阳之炁轮转而
爲玉历龙汉以来渺渺亿劫混沌之中寥
廓无光载籍叵考赤明开图然後经典始
可得而推也眞文者五方眞炁之精凝结
成文八角垂芒或爲云篆之形或成飞走
之状即今之符文天眞之信契也以上并
互见於三洞眞经也
又於东极碧落之天浮黎之国书眞文於空
靑之林成紫字之文其林风声成音鸟食其
叶身生文章人得其羽即能飞行其民长生
安乐无爲又於西极卫罗世界西那玉国出
眞文於浮罗之岳以度国人玉池自生金精
流映人挹其水身生金光与天相毕又於北
方郁单之国书眞文於洞灵之观以度兆民
其下寒池灵津自然流澳人得饮之无有终
极此五土之内皆禀老君灵寳之教以得长
生因命五老上帝以鎭五方行道垂教和宁
群品也
隋书经籍志云元始天尊生於太无之先
禀自然之炁冲虚凝远莫知其极天地沦
坏劫数终尽而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
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
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
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
所说之经亦禀元一之炁自然而有非所
造爲亦与天尊常在不灭天地不坏则藴
而莫传劫运若开其文自见乃命天眞皇
人改转天音而辨析之自天眞以下至於
诸仙展转节级以次相授诸仙得之始授
世人推其大?盖亦归於仁爱清净积而
修习渐至长生自然神化或白日登仙与
道合体宋张商英道德经云劫运悠旷太
少格塞邪炁失元散着群生因其九窍发
生情识情流识蔽宛转顚倒因流起爱蔽
爱生憎僧爱交攻前伏後起弃明趋昧积
昧爲阴阴结爲幽入幽爲鬼神正爲人形
傍爲异趣啖食陵暴性不得静命不得延
黑炁惨霾干犯霄极三清化主三帝天君
监观在下一念兴悲自然妙炁络绎成文
灵风鼓奏自成音声至慈度厄至仁好生
至正摧邪至明破冥上列曹官下设岳洞
衆眞受职列仙分统眞机旣漏玉字乃出
火炼洞阳笔着空靑玉检金版符籙呪诀
教授仙衆威制魔群炼度魂魄役召万灵
太上道三上眞道七中眞道六下眞道四
金口所说三师所授瑶函寳笥秘蓄天台
遗落人间太仓一稗修眞之士集爲三洞
无无上眞名曰洞眞幽深微妙名曰洞玄
灵奇隐显名曰洞神非眞之眞泯寂无文
非元之元妙体孤存非神之神欻忽无垠
此明三洞眞文之?趣也
老君又化身号静老天尊行教五方遂於东
华山九合玄台说法以授东极始老国王其
王妃王子大臣五千余人同修其道俱得地
仙乃建习仙宫习灵七正二馆令学仙者居
之二百年中国内白日昇天者三千余人其
王昇爲妙梵天主
按靑童内文云始老国在东海之外也一
名清和国妙梵天主後以逸乐过度谪下
人间爲罽賔国王老子化之爲佛者是也
老君在天皇时号玄中大法师亦曰通玄天
师出洞眞经一十二部以无极大道下教人
间在地皇时号有古大先生出洞玄经一十
二部化人以无上正眞之道在人皇时号盘
古先生出洞神经一十二部化人以太平无
爲之道
在伏牺时降于田野号郁华子授天皇内文
又降河图八卦之文教人以顺性之道在祝
融时降于恒山号广寿子授人皇内文教人
以安神之道俾陶铸爲器以变生冷在神农
时降于济阴号大成子授地皇内文教人以
好生之道俾播植谷果以代烹杀和合方药
救疾养性略见唐纪在黄帝时降于崆峒山
号广成子帝即位二十九年忧天下之不治
乃往见广成子而问曰闻子达於至道吾欲
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又欲观阴
阳以遂其群生爲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问
者物之质也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汝治天
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
之光亦以荒矣而佞人之剪剪者又奚足以
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顺下
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问曰闻吾子达於至
道敢间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乆广成子蹙然
而起曰善哉问乎来余将语汝夫至道之精
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
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毋劳汝形毋揺
汝精少思寡欲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
闻心无所知神将守形形乃长生谨汝内闭
汝外多知爲败我爲汝遂於大明之上矣彼
至阳之原也爲汝入於窈冥之门矣彼至阴
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谨守汝身物将
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修身千二百岁
吾形未尝衰也黄帝再拜稽首曰吾子之谓
天矣广成子又谓黄帝曰来余语汝彼其物
无穷而民皆以爲终彼其物不测而人皆以
爲极得吾道者上爲皇下爲王失吾道者上
见光而下爲土今夫百昌皆生於上而返於
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爲常乃授帝阴符
经
老君於三皇时说经世谓之三坟之书乆
失其传兼累世所说经多藏琼室瑶台或
秘龙宫海藏神眞保护世莫得闻今所传
者太山一毫芒尔
久之又命西王母授帝元始天尊玉像帝置
於高观以敬奉之常有彩云覆其上故号爲
道观道观之号自此始也
按太平广记所引道经云在昔道炁凝寂
湛体无爲将欲啓迪玄功化生万物先以
东华至眞之炁化而生木公木公生於碧
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炁理於东
方号曰东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炁化
而生金母以主元毓神玄奥於眇莽之中
分大道醇精之炁结炁成形与东王木公
共理二炁而毓养天地陶钧万物体柔顺
之本爲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号
曰西王母焉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
仙得道者咸所隶焉木公冠三维之冠服
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居於云房之
间以紫云爲盖靑云爲城仙童侍立玉女
散香眞僚仙官巨亿万计各有所职故男
子得道者名籍所隶焉时往谒九灵金母
一岁再游其宫共较定男女眞仙皆品功
行以陞降之天地劫历阴阳代谢时运兴
废阳九百六举善黜恶靡不由之总其籙
籍而上奏元始中关玉晨以禀命於老君
故老君授道於黄帝乃命金母示以元始
之像焉
老君又命帝陟王屋山开石函发玉笈得九
鼎神丹飞雪炉火之道帝遂铸鼎荆山炼丹
成服之有云龙来迎帝乗龙上昇时群臣侍
女同得昇天者七十有二人其余小臣不及
上争持龙髯攀堕黄帝弓与鼎皆抱之号泣
世谓之乌号之弓臣民无所追慕遂取其遗
物於巴山造坟以藏之号巴陵又於桥山葬
其衣冠号黄帝陵鼎所堕处谓鼎湖焉
今处州缙云县仙都山其巓有鼎湖无路
可縁上生金莲其叶尝飘堕於双溪故名
金华县古以帝氏缙云故以名其邑信不
虚也
初老君垂世立教故示有修证之诀师资传
授之格乃以上皇元年甲子七月二日出游
西河时见元始天尊乗八景玉舆驾九色玄
龙三素飞云导从群仙浮空而来同会西河
之上天尊吐洞玄内观玉符以授老君老君
稽首承教服符三部八景神身中并见金书
玉字二十四图空中自明洞彻无穷罗缕自
然即命主图上仙依而画之金书紫字丹简
玉章於此成立自南极上元九光太眞王夫
人东西二华南北眞公五岳神仙清虚眞人
所授眞文并出於老君焉其图分爲上中下
三品上品一神仙沐浴东井图二五岳眞形
图三通灵诀精八史图四六甲通灵图五九
宫紫房图六元始太清图七眞道混成图八
西昇保籙图中品一神仙通微灵化图二蹑
虚九灵图三九变天图四常存图五守一养
身图六守神含景图七寂嘿养眞守志图八
芝英玉女图下品一神仙六阴玉女图二九
九道仙图三导引图四洞中洪保图五变化
隐测图六采芝开山图七明镜图八无极太
一图凡二十四图皆修身长生之术并洞玄
元始之炁化成也
老君又典领玉晨神虎符图智慧素经凡上
清大洞眞经召灵威魔神符玉章莫不掌録
焉此经皆结飞玄自然之炁以成其道高妙
衆经之尊总统万灵匡御群仙秘於九天之
上大有之宫铸金爲简以撰灵文刻玉丹书
以明其篇或藏太微灵都琼宫玉房之内咸
卫以巨兽扞以毒龙神虎七千备于玉阙金
晨玉童素灵玉女各三千人侍卫灵文衆眞
宴礼万圣朝轩玉晨大道君常谓老君曰大
劫之周择授上贤自无其人累劫不传後学
求仙不知道原徒劳思存损疲形神夫欲寻
本当归其根失根求生万不得全上皇玉文
子择人而传其法寳秘深不可言当依明科
承而奉焉中皇元年壬戌三月一日老君於
玉天琼房推较本元撰集灵篇以爲寳经三
百卷符图七千章玉诀九千篇以授东海方
诸宫靑童大君使传後学玉名合眞之人大
君旣受寳经位登上相金华玉女紫晨玉童
各三千人俱侍卫焉秉灵符之节麾命魔灵
旛逍遥紫虚之馆徘徊靑华之房灭六天於
末运剪万精於群山采後学於金简校靑籙
於方诸延万帝於曲宇赞寳诀於妙章撰独
立於齐眞严四极以检运普统九天九地五
岳名山亿兆万眞莫不咸隶生死图籍细无
不关末学之子欲受经及修行皆宜先奏金
简於靑宫投玉札於上清典籙玉司常阴察
人精麤其有勤苦乃得玄授焉
老君又传太虚眞人南岳赤君使授学道宿
有金名玉字高阁刻名当爲眞人者又传天
眞皇人太眞王夫人等或封於西玄王屋山
中或刻於蓬莱府北室金柱玉璧上又以五
色玉爲简各封五岳石笥中须壬辰告会後
圣君来下当出以付四辅使教上眞之才
按後圣李君列记云後圣李君四辅上相
方诸宫靑童大君上保太丹宫南极元君
上傅白山宫太素眞君上宰西城宫总眞
王君
凡欲求仙当寻其文得其本原道无不成苟
不知道所出与寳诀所生谓之投暗而学无
有祖宗眞不爲降道亦不行也
老君曰夫三洞寳经皆三清上道也吾昔授
之於元始天尊于今七亿万劫天地成坏万
品生灭惟吾道独存今犹修之於景云之上
常以玉清玄简出付眞公於无量寿天又付
方诸靑童大君依九天品格万劫一出自开
皇以来传付後学应爲眞者九千年听传三
人或四十九年中遇有其人听顿传人欲受
吾经当依四极明科齎信诣师受以佩身闭
心修行愼勿轻传
考之经科受经之格年限不同盖上古淳
和万劫一出末代浇薄拯救尤切四十九
年得人即传皆以斋戒爲先阴功爲务以
拔九祖之罪以度群品之厄後及己身立
功布德上遵天宪以期超昇故有二十七
品斋科三十六品醮法上即以清虚简寂
爲用次即以吐纳服御爲阶末即以洗心
悔过爲宗普即以後己先人爲要功行三
千白日登天斯言有证者也
又曰欲修行上法宜先修高上洞眞三元斋
直三元合眞上应九祖凡欲修行大洞眞经
三十九章雌一玉检五老寳经玄母八十二
上愿佩神虎金虎符豁落七元流金火铃销
魔隐祝威制万灵飞步五星存注七元思眞
行道上求天仙合服神丹飞腾灵丸当修上
元之法九日九夜清斋念神未至一日五香
沐浴宿结斋心上至九人下至三人主客丹
祷每事精勤欲修中元斋直六日六夜以赎
己身积滞之愆解过於天眞谢罪於三元宿
愆旣散高上降眞书名玄图尅成上仙学而
无法徒劳损功无感於自然欲修下元之法
三日三夜解抜九祖令飞魂更生出离三涂
上昇南宫释结解滞断灭恶根七祖旣惧身
自成仙其法高妙非眞勿传斋直毕然後行
上道常当沐浴清斋盛洁法服并漱荡口腹
令内外清虚口无余味腹无余薰眼无余秽
体无尘染淡泊静嘿惟道是身然後修行法
事焉
夫学上道不奉三百大戒而诵经行呪佩符
思神合丹服药隐处山林求昇仙之举恐未
可希也若能戒全於内和光於外乃庶几於
灵标之崖矣非修道难奉戒难耳子能全戒
及十方太上将保尔登仙也戒今而诵寳经
佩大符而行事若复不仙则天下无有不死
之道矣我之所慨世求其人难得耳夫有经
而无戒犹涉海而无舟楫犹有口而无舌何
縁度兆身耶夫道要在行合冥科积善内足
然後始涉大道之境界弗能尔者皆爲徒劳
於风尘无益於生命之修短也
老君复授靑童大君灵书紫文修行二十四
事其略曰采服飞根吞日气之法先服开眀
符常思见日初出时叩齿阴呪日魂之名日
中五帝之字存见日中五色流霞来接一身
呪咽如法当觉体生玉泽面有流光次采服
阴华吞月精之法先服太玄阴生符常思见
月初出时叩齿阴呪月魄之名月中五夫人
之字存见月中五色流晶来接一身呪咽如
法当觉体生玉光目有飞精次拘三魂以三
魂弃身游遨飈逝本室或爲他魂留制或爲
魅物收録当拘而留之使无游逸其法常存
心中有赤炁转大以覆身变而爲火洞照内
外叩齿呼呪如法则三魂拘留矣次制七魄
以七魄流落游走秽浊或交通血食往来鬼
魅或共死屍相关或言人之罪欲人之败皆
魄之疾也其法生晦朔弦望及庚申日存鼻
端有白炁渐大以冠身九重又变作四灵之
兽匝绕一身呼呪如法则七魄制炼矣又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